敞朗东方彻,阑干北斗斜。
地气俄成雾,天云渐作霞。
河流才辨马,岩路不容车。
阡陌经三岁,闾阎对五家。
露文沾细草,风影转高花。
日月从来惜,关山犹自赊。
敞朗东方彻,阑干北斗斜。
地气俄成雾,天云渐作霞。
河流才辨马,岩路不容车。
阡陌经三岁,闾阎对五家。
露文沾细草,风影转高花。
日月从来惜,关山犹自赊。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者在清晨出发时所见的景象和内心感受。"敞朗东方彻,阑干北斗斜"展现了天色渐明,星辰初隐的早晨景致,给人一种开阔与宁静的感觉。接着"地气俄成雾,天云渐作霞"则是对自然界微妙变化的细腻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观察和感悟。
"河流才辨马,岩路不容车"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山路的崎岖与河流的宽阔,同时也暗示了旅途中的艰辛。随后的"阡陌经三岁,闾阎对五家"则是对居住环境和邻里关系的一种描绘,表达了一种淡定从容的生活态度。
"露文沾细草,风影转高花"这两句诗语言优美,不仅描写了自然景观,更表现了诗人对生长变化的感受和内心的情愫。最后"日月从来惜,关山犹自赊"表达了一种珍视光阴、珍惜时光的心境,同时也透露出旅途中对家乡的思念和关切。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邃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早行之际的独特体验和丰富的情怀。
高平北路入禅堂,行转茅冈上石冈。
壑险桥危需一苇,山深树古立千章。
禽声呖呖如簧巧,溪曲湾湾似带长。
我欲拂衣登绝顶,低徊吟啸白云乡。
花县潘郎未白头,下从玉局仙翁游。
平生四海饶次守,脱冠坏衲藏深幽。
死生俱在天一角,句法不复阴梁州。
眼明得此道人演,更遣权诗遮世眼。
唤起蕲春十年梦,恍如神明还旧观。
黑柏苍鹰饱欲飞,天马衔刍方来汉。
演翁自是尘外客,笔端秀句应无敌。
禅馀轧轧弄鸣机,紫凤天吴乱红碧。
会当载月漾舟来,尽出公家金粟尺。
十年归梦在江湖,今日南飞塞雁孤。
已觉登临多感慨,固应吟咏转荒芜。
近闻仙岭寻先友,亦有诗筒及老夫。
还许追随白莲社,横塘今已结茅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