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序不相让,推移若循环。
物遇时则鸣,声形而色宣。
夕阳泽畔行,密树闻新蝉。
乍惊青韶过,旋悟理固然。
独此默默衷,结忧在农田。
二麦既无秋,安饱饼与饘。
所望惟黍豆,又复播种艰。
农功岂能待,居诸况迅迁。
举眼盻云气,延伫畏星天。
孜孜惜分阴,不为攻简编。
四序不相让,推移若循环。
物遇时则鸣,声形而色宣。
夕阳泽畔行,密树闻新蝉。
乍惊青韶过,旋悟理固然。
独此默默衷,结忧在农田。
二麦既无秋,安饱饼与饘。
所望惟黍豆,又复播种艰。
农功岂能待,居诸况迅迁。
举眼盻云气,延伫畏星天。
孜孜惜分阴,不为攻简编。
这首诗是清朝诗人弘历所作的《闻新蝉》。诗中描绘了夏日傍晚,诗人听到新蝉鸣叫的情景,通过蝉声的响起,诗人联想到四季更迭、自然规律以及农业生产的艰辛。
首句“四序不相让,推移若循环”点明四季更替,如同循环往复的过程,暗示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规律性。接着“物遇时则鸣,声形而色宣”描述万物顺应时节而生长,声音、形态和颜色都随之显现,生动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
“夕阳泽畔行,密树闻新蝉”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池边树木繁茂,新蝉鸣叫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诗人通过“乍惊青韶过,旋悟理固然”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意识到自然界的规律不可违逆。
后半部分“独此默默衷,结忧在农田”转而关注农业生产,诗人担忧秋季收成不佳,粮食短缺的问题,反映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他提到“二麦既无秋,安饱饼与饘”,表达了对农作物歉收的忧虑,以及对解决粮食问题的迫切需求。
“所望惟黍豆,又复播种艰”进一步强调了对粮食作物的依赖,以及农业生产面临的困难。最后“农功岂能待,居诸况迅迁”表达了对时间紧迫感的认识,强调农业生产不能等待,时间如白驹过隙,不容浪费。
“举眼盻云气,延伫畏星天”描绘了诗人抬头仰望天空,担心天气变化影响农事的心情。最后一句“孜孜惜分阴,不为攻简编”表达了诗人珍惜每一刻光阴,努力工作,而不是沉迷于书本知识的态度,体现了他对生活的实际关注和勤奋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农业生产,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替、自然规律以及民生疾苦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其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簇簇坡头锦绣丛,几番消息问来鸿。
素商未遣先惊绿,青女何妨更染红。
向日壅培曾覆篑,有时灌溉亦连筒。
年来羁宦成离索,却欠看花一醉同。
骚人墨客可无诗,正值秋郊刈穫时。
此日三登殊可乐,向来半菽亦堪悲。
家家芋栗儿童喜,处处鸡豚父老期。
负郭有田归去晚,婆娑拙守不劳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