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尺龙须方锦,几重凤尾香罗。
蕉云一枕新凉展,昨夜小窗多。
歌力最宜酒殢,睡香还比花和。
无端梦见年时事,红晕上梨涡。
八尺龙须方锦,几重凤尾香罗。
蕉云一枕新凉展,昨夜小窗多。
歌力最宜酒殢,睡香还比花和。
无端梦见年时事,红晕上梨涡。
这首《乌夜啼》是清代词人郑文焯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梦境与现实交织的画面。
开篇“八尺龙须方锦,几重凤尾香罗”,以华美的床榻为背景,龙须与方锦交织,凤尾香罗层层叠叠,营造出一种奢华而静谧的氛围。接着,“蕉云一枕新凉展”一句,将读者带入一个清凉的夜晚,枕上仿佛铺着一片轻柔的蕉叶云彩,暗示着主人公在梦中享受的宁静与舒适。
“昨夜小窗多”则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似乎昨晚的梦境或回忆让人心绪难平。接下来,“歌力最宜酒殢,睡香还比花和”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歌声的美妙与酒的醇厚相提并论,同时将睡眠的香气与花朵的芬芳相比,强调了梦境中的美好与愉悦。
最后,“无端梦见年时事,红晕上梨涡”点明了梦境的主题,无端地回想起了往昔的事情,脸上泛起了羞涩的红晕,梨涡则是形容女子笑时脸颊上的酒窝,这里既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流露出一丝微妙的情感波动。
整体而言,《乌夜啼》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词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怀念,以及在梦境与现实之间徘徊的复杂心情。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