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观满囷粟,一粟之所充。
海鱼千百亿,孕卵与粟同。
春菊寸许芽,霜华秋丛丛。
误耘或失溉,槁死厥壤童。
万物生必成,塞天曾不容。
夭阏尽屯厄,宇宙将无空。
忍哉锐头辈,不恤地上虫。
汉网非少宽,六合无人踪。
我观满囷粟,一粟之所充。
海鱼千百亿,孕卵与粟同。
春菊寸许芽,霜华秋丛丛。
误耘或失溉,槁死厥壤童。
万物生必成,塞天曾不容。
夭阏尽屯厄,宇宙将无空。
忍哉锐头辈,不恤地上虫。
汉网非少宽,六合无人踪。
这首诗描绘了丰收的景象和对自然界生生不息的哲理思考。开篇“我观满囷粟,一粟之所充”展现了仓廪中满载的谷物,每一粒都饱满至极,表现出作者对丰收景象的欣赏。
“海鱼千百亿,孕卵与粟同”则是通过比喻,将海中的鱼和田间的谷作比较,强调了自然界中生命力之旺盛。每一条鱼都含有未来的生命,与谷物一样充满生机。
“春菊寸许芽,霜华秋丛丛”从植物的角度,再次展示了生命力。在春天,菊花刚萌发,到了秋季则结出了繁密的果实,这是自然界中万物更新换代的写照。
“误耘或失溉,槁死厥壤童”这一句透露出作者对农事的关怀,即使在丰收之时,也不免有因劳动疏忽而造成损失的情形。这里“槁死厥壤童”指的是因为耘(除草)或溉(灌溉)的失误导致庄稼死亡。
“万物生必成,塞天曾不容”表达了对自然界中生命力强大和必然完成其生命周期的肯定。即使是最为繁茂的景象,也有其限制和规律,这里“塞天曾不容”意味着任何事物都不会无限制地发展。
“夭阏尽屯厄,宇宙将无空”则进一步探讨了生命与死亡的关系。“夭阏”指的是早死,而“尽屯厄”则是说所有阻碍和不顺的事情。这里意味着在这个广大的宇宙中,没有什么能永远存在,也没有什么是完全无法被容纳。
最后,“忍哉锐头辈,不恤地上虫。汉网非少宽,六合无人踪”表现了作者对于那些不顾及弱小生命和自然界的平衡行径感到痛心。这里“锐头辈”指的是那些锋利、强大的生物,“汉网”则是比喻严密的法网。而“六合”意为宇宙,总体来看,这里表达了对自然界中生命尊重与平衡的深切关怀。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生机勾勒出一个充满哲思的自然画卷,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理解和内心情感。
战国甚于狼虎斗,孟子力将仁义兴。
岂无父老传闻事,为我访之邹薛滕。
有人持一管,不用芦叶卷。
能作陇头声,其女操六板。
吹者寓其声,拍者会其情。
情声与气貌,内外俱和平。
时时入酒家,便插几枝花。
归来无一事,醉卧日西斜。
人或问所得,答云无忧嗟。
或问其所欲,何物可相累。
我爱斯人者,富贵所不如。
有如此娱乐,作如何称呼。
呼为无忧人,画作无忧图。
更画几枝花,酒瓢与酒壶。
玉门关静边烽息,回首金城赵充国。
绣帽霜须马上吟,诗兴如云满秋色。
最好青门长乐坡,灞桥路上情更多。
绣岭风烟新草木,潼关形势旧山河。
洛阳城阙秋风紧,有诏疾驱催大尹。
两瞳直是有精神,管取无宽亦无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