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得招提见,程犹半日间。
马嘶曾到处,仆指未行山。
风递松声远,云连草色闲。
何如添个我,坐石听潺湲。
望得招提见,程犹半日间。
马嘶曾到处,仆指未行山。
风递松声远,云连草色闲。
何如添个我,坐石听潺湲。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山寺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从山下至山寺的行进过程中的所见所感。
首句“望得招提见”,点明了诗人远眺时,终于在视野中发现了那座隐匿于山林间的寺庙,表达了对目的地的期待与喜悦。接着,“程犹半日间”则透露出前往寺庙的路程虽不算遥远,但也不算近,需要花费半日时间,增添了旅途的悠长感。
“马嘶曾到处,仆指未行山”两句,通过马儿的嘶鸣和仆人的指点,生动地描绘了行进途中的场景,同时也暗示了行进的艰难与旅途的劳顿。
“风递松声远,云连草色闲”则是对到达寺庙后所见景象的描写。微风吹过,松涛阵阵,远处传来悠扬的声音;云雾缭绕,与草地的颜色相接,营造出一种宁静闲适的氛围。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愉悦。
最后,“何如添个我,坐石听潺湲”表达了诗人希望有人能一同分享这份美好,坐在岩石上倾听溪水潺潺流淌的声音,进一步深化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行进过程和到达寺庙后的景象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君不见象床金缕黄龙须,翠帏茸毯红氍毹。
凝香燕寝环琼姝,美物作恶常须臾。
能令王孙泣路隅,富贵不到山中臞。
霜空雁落寒陵肤,西溪女郎织春蒲。
作蓆眼肯涵清腴。
发僧方丈供横铺。
苍烟翠雾不可摹,摩挲温厚便鹤躯。
高眠齁齁忘朝晡,远梦飒飒生江湖。
楮衾竹榻蒲为徒,观美不足安有余。
更生九节寿老夫,百年与尔同卷舒,清风傲兀超几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