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徐积馀随庵勘书图》
《徐积馀随庵勘书图》全文
清 / 郑孝胥   形式: 古风

北江论藏书,数等意甚备。

推原正缺失,考订家为最。

何人可当此,惟数钱与戴。

其次辩板片,错认不少贷。

是谓校雠家,抱经覃溪类。

又次曰收藏,异本广收致。

下供博士览,上或补金匮。

天一阁嶙峋,瓶花斋珍袐。

昆山传是楼,海内共惊视。

又如嗜宋刻,所获多精致。

旨意纵未窥,年日务省记。

邬镇鲍处士,吴门黄主事。

斯为赏鉴家,可喜亦其次。

乃若钱景开,陶氏五柳辈。

湖州施汉英,巧掠仍贩卖。

旧家有中落,贱取计必遂。

富室苟好书,索价每十倍。

其风斯下矣,掠贩诚逐利。

徐侯刻丛书,艺林极宝贵。

庶几比荛翁,后贤恃《津逮》。

稚存语虽谑,颇亦饶风味。

聊题《随庵图》,世变堪嗟慨。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诗人郑孝胥对中国古代藏书文化的一段评述。诗中以藏书的种类和价值为线索,将藏书人分为几个层次:校雠家(负责校对书籍的专家)、收藏家(广泛搜集异本的人)、赏鉴家(专注于欣赏和鉴别书籍的艺术品位者),以及那些通过买卖、掠夺获取书籍的商人。

诗中提到的钱与戴、鲍处士、黄主事等人,都是在藏书界有一定声望的人物,他们的行为代表了不同的藏书态度。钱景开、陶氏五柳辈以及湖州施汉英等人,有的精于搜罗宋刻本,有的则通过商业手段获取书籍。而徐侯刻丛书,被赞誉为艺林瑰宝,与《津逮》这样的珍贵文献相提并论。

最后,诗人感叹世态变迁,藏书风气也随之变化,既有高尚的学术追求,也有逐利的商业行为,表达了对藏书文化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寓言深刻,展现了作者对藏书文化的独特见解和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思考。

作者介绍

郑孝胥
朝代:清   籍贯:中国福建省闽侯县   生辰:1860年5月2日——1938年

一字太夷,号海藏,尝取东坡‘万人如海一身藏’诗意,颜所居曰‘海藏楼’,世称‘郑海藏’。工诗,擅书法,为诗坛“同光体”宣导者之一。著有《海藏楼诗集》
猜你喜欢

次韵周秀实观李观察勒兵

霜风猎猎吹旗旌,将军束装来勒兵。

白鹭洲前云鸟合,青原台上山川横。

李侯凛凛万人敌,匹马横行沙塞北。

至尊殿上亲赐名,生坐阎罗官柱国。

提兵括寇来江西,探取贼窟如连鸡。

军中超距多暇日,却学临淮亲校旗。

中兴猛士如吼虎,二十八将随光武。

要看麒麟第一功,金印垂腰光耀组。

(0)

送陈邦直知县

道边车马来不休,倾城出送陈大丘。

大丘爱民如父母,故令民作婴儿愁。

各持杯酒塞行路,众人欲挽我独不。

我记殿前初射策,胪传高名落九州。

同年衮衮上台省,公独执板拜督邮。

况兹小县天一陬,不烦细民遮道留。

绣衣飞章动冕旒,行必召对螭坳头。

君王端问活国计,大略要洗儒生羞。

(0)

秋风淅淅摇密竹,乍觉凉生洗炎溽。

豆田雨过麦毛肥,蘋渚风轻浪痕蹙。

田家社日试新篘,相过一饭百在忧。

却笑儒生真自苦,发如衰草不胜秋。

(0)

余为著作郎如莹为司令官舍皆在左掖门外高头坊绍兴四年如莹持节江西道抚相访辄成长句

邂逅都城接下风,官居总在日华东。

门瞻曲角趋朝近,路转高头出局同。

今日绣衣新使者,晚涂霜鬓旧邻翁。

一杯无复当时乐,赤县黄图泪眼中。

(0)

梅花八首·其二

蒂是团青蜡,花非刻素纨。

直言南雪少,犹自北枝寒。

白发迟明折,清香带暝看。

有情亭午日,慎莫苦摧残。

(0)

题韩晃沈本作滉画瀛洲学士图

咸阳中天开帝居,群公下直承明庐。

长鞦短辔褒衣裾,苍头庐儿争走趋。

韩侯画此时无虞,瀛洲仙人乐有馀。

我生不及贞观初,忽思十年身校书。

吟诗天街骑蹇驴,尔来戎马方驰驱。

眼厌绣䘿蒙诸于,把卷未展先欷歔。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