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音隐隐似云和,雪色衣裳推素娥。
生长白莲花瓣内,那能不遣诵弥陀。
仙音隐隐似云和,雪色衣裳推素娥。
生长白莲花瓣内,那能不遣诵弥陀。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只白鹦鹉的形象,将其置于仙界与佛门的背景之中,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仙音隐隐似云和”,开篇即以“仙音”点明鹦鹉的非凡之音,仿佛是天籁之音,与云和(古代乐器名)相呼应,暗示鹦鹉拥有超越凡俗的歌唱能力。这里的“隐隐”二字,又增添了音乐的神秘感和飘渺之美。
“雪色衣裳推素娥”,接着以“雪色衣裳”形容鹦鹉的羽毛,洁白如雪,与月宫中的嫦娥(素娥)相提并论,进一步强调了鹦鹉的纯洁与高雅。这里将鹦鹉比作嫦娥,不仅突出了其外貌的美丽,也暗含了其与仙界的联系。
“生长白莲花瓣内,那能不遣诵弥陀”,最后两句将鹦鹉置于白莲花瓣之中,莲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圣洁、纯净的象征,而“弥陀”则是佛教中的阿弥陀佛,代表慈悲与救赎。这两句诗通过“生长白莲花瓣内”的描述,以及对诵念“弥陀”的提示,表达了鹦鹉不仅外表美丽,内心亦充满了佛性的善良与慈悲,其存在仿佛是为了传达佛法,净化人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白鹦鹉形象的描绘,巧妙地融合了自然美与宗教精神,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中美好事物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