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骑驰驱自帝畿,途中相问故迟迟。
旧年人去今年返,正月音来二月知。
执政尚留文彦博,除书未有介之推。
湖川岁歉民饥甚,大旱云霓今属谁。
两骑驰驱自帝畿,途中相问故迟迟。
旧年人去今年返,正月音来二月知。
执政尚留文彦博,除书未有介之推。
湖川岁歉民饥甚,大旱云霓今属谁。
这首诗描绘了在清平道上遇到从京城来的使者,询问家乡情况的情景。诗人通过与使者之间的对话,反映了对家乡变迁的关注,以及对当前政治局势和民生状况的忧虑。
首句“两骑驰驱自帝畿”,生动地展现了使者从京城疾驰而来的场景,体现了消息传递的紧迫性。接着,“途中相问故迟迟”则描绘了在行进途中,使者与诗人相互询问家乡情况时的细致与耐心,表现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与关怀。
“旧年人去今年返,正月音来二月知”两句,通过时间的对比,表达了对家乡变化的关注。这里不仅提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信息传递的延迟,反映出当时通讯条件的局限性。
“执政尚留文彦博,除书未有介之推”两句,借用了历史典故,文彦博和介之推都是历史上著名的贤臣,这里可能暗含了对当权者治理能力的期待,同时也表达了对政治决策的关切。
“湖川岁歉民饥甚,大旱云霓今属谁”则是对当前社会现实的直接描述。通过“湖川岁歉”、“民饥甚”、“大旱”等词语,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灾害和民生困境的深切忧虑,同时也提出了对解决这些问题的责任归属的疑问。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家乡、政治和社会问题的关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正义的追求。
乍雨还晴,怨怨怨、天无分别。
更那堪、淮流泾水,共人悲咽。
佳节每从愁里过,清光又向云中没。
怪啼痕,欲续调难成,柔肠绝。花弄影,红残缬。
冰荷覆,瑶琴歇。问梁间燕子,共谁凄切。
举目关河空拭泪,伤心杯酒空邀月。
叹人生,如梦许多般,皆虚掷。
憔悴黄花,萧森绿鬓,近来怕上曾楼。
正关河迢递,菊径香浮。
回首天涯人在,多少恨、一寸眉头。
丹枫冷,茱萸寂寞,雁字横秋。凝眸。
黄昏到也,又疏风疏雨,画角城头。
念故园松竹,秋老田畴。
摇落江潭疏影,登临处、目尽东流。
江南梦,霜天素月,供我离愁。
顾生言志高,乃住卑犹山。
常来访屠博,悲歌游市阛。
葛巾一角垫,长裾其色殷。
蹇步上大堤,桃花在窗间。
袖里金错刀,换酒良不悭。
宁待飞青霜,坐以凋朱颜。
皇皇脱长剑,送我西入关。
赠处两不语,流涕各潸潸。
世无四公子,弃客如草菅。
间有魏其侯,聊可与往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