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符飐上香云腻,绣虎钗头睡。
守宫蜥蜴粉蟾蜍,还剩元绡半捻裹蜘蛛。
灯前笑把檀郎蹴,谁道诸般毒。
东家蝴蝶过西家,多恐薄情心性劣于他。
灵符飐上香云腻,绣虎钗头睡。
守宫蜥蜴粉蟾蜍,还剩元绡半捻裹蜘蛛。
灯前笑把檀郎蹴,谁道诸般毒。
东家蝴蝶过西家,多恐薄情心性劣于他。
这首《虞美人·端午闺词四首(其三)》由清代诗人陈维崧所作,描绘了端午节时一位闺中女子的内心世界和情感活动。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端午节特有的民俗风情与女子细腻的情感变化。
首句“灵符飐上香云腻”,以“灵符”象征端午节的祈福仪式,香云腻则描绘了空气中弥漫的香烟缭绕之景,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氛围。接着,“绣虎钗头睡”一句,以“绣虎”为装饰的发钗,暗示着女子的装扮之美,同时也隐含着她内心的慵懒与闲适。
“守宫蜥蜴粉蟾蜍,还剩元绡半捻裹蜘蛛。”这一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守宫、蜥蜴、粉蟾蜍、元绡、蜘蛛等元素融入其中,既展现了端午节的习俗,如佩戴守宫、蜘蛛等辟邪物品,也暗喻了女子对这些习俗的思考与感受,以及她内心世界的复杂与细腻。
“灯前笑把檀郎蹴,谁道诸般毒。”这里“檀郎”是女子对爱人的昵称,通过“蹴”字形象地描绘了女子在灯下与爱人嬉戏的情景,同时又以“谁道诸般毒”反问,表达了对传统习俗中“毒”字含义的反思,以及对爱情与生活的美好向往。
最后,“东家蝴蝶过西家,多恐薄情心性劣于他。”以蝴蝶的自由飞翔比喻女子对爱情的渴望与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爱情忠诚度的担忧,体现了女子内心深处对于情感的敏感与忧虑。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背景下,闺中女子复杂而微妙的心理状态,以及对爱情、生活、习俗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