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卷吾今一字无,打包随处野僧如。
短檠未尽残年债,欲问班生试借书。
万卷吾今一字无,打包随处野僧如。
短檠未尽残年债,欲问班生试借书。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所作的《题继祖蟠室三首》中的第二首。诗中,诗人以个人的读书经历为切入点,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书籍的珍视。首句“万卷吾今一字无”描绘了诗人虽然拥有众多书籍,但真正能运用或理解的却寥寥无几,流露出一种求知若渴的谦逊态度。接着,“打包随处野僧如”形象地写出诗人将书籍视为生活伴侣,即使在简陋的环境中,也如同野僧般随身携带,显示出他对学问的执着追求。
“短檠未尽残年债”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知识的不断探索,即使在烛光下苦读,也希望能弥补过去的不足,表达出对学术的虔诚和对时间的珍惜。“欲问班生试借书”则借用典故,班生即汉代学者班固,诗人自比班生,希望向他人借书来继续学习,展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对知识传承的尊重。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个人读书经历的叙述,展现了诗人勤奋好学的精神风貌,以及对学问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敬畏之情。
清莫清兮河中水,白莫白兮头上丝。
河清头白自千古,有身清白知为谁。
提篮采桑西城妇,容发蓬勃霜色欺。
传是长安估客女,二八嫁与东邻儿。
东邻儿郎负枭獍,别家出戍征羌夷。
沙场杳邈绝信息,应门无子难撑支。
花荣草枯知几度,日升月落常双驰。
力勤织纴活旦暮,堂前姑老心惊疑。
攒心万苦失头绪,年如逝水何能追。
不恨儿郎祗恨妾,有生无分安齐眉。
西邻女儿年将笄,双髻压颈簪花枝。
金钿贴额腮凝脂,笑妾采叶愁蚕饥。
妾身薄命何暇恤,所嗟母子各天涯。
空闺誓此守清白,不愿封侯愿早归。
汉江北泻,下长淮、洗尽胸中今古。
楼橹横波征雁远,谁见鱼龙夜舞。
鹦鹉洲云,凤凰池月,付与沙头鹭。
功名何处,年年惟见春絮。
非不豪似周瑜,壮如黄祖,亦随秋风度。
野草闲花无限数,渺在西山南浦。
黄鹤楼人,赤乌年事,江汉亭前路。
浮萍无据,水天几度朝暮。
别来成隔岁,即是久相疏。
咏物追唐律,名亭学史书。
荑柔春霰后,花韵午晴初。
閒日有閒课,人生无逸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