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行亘驿路,袷衣侵峭凉。
爱此晨曦殷,离离白露光。
马度阪莎湿,风拂崖荔香。
山田铜雀鸣,秋稼如云黄。
谁云地利遗,垦植弥遐荒。
䆒不免饥寒,翻以增徊徨。
晓行亘驿路,袷衣侵峭凉。
爱此晨曦殷,离离白露光。
马度阪莎湿,风拂崖荔香。
山田铜雀鸣,秋稼如云黄。
谁云地利遗,垦植弥遐荒。
䆒不免饥寒,翻以增徊徨。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在漫长驿站路上行走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自然风光与内心情感。
首句“晓行亘驿路”,点明了时间与地点,清晨时分,行走在绵延不绝的驿站路上,为全诗奠定了宁静而略带孤寂的基调。接着,“袷衣侵峭凉”一句,通过衣物感受到的凉意,进一步渲染了清晨的清新与凉爽,同时也暗示了旅途的艰辛。
“爱此晨曦殷,离离白露光”两句,诗人对晨光和白露的描写充满了喜爱之情,晨曦的温暖与白露的晶莹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与欣赏。
“马度阪莎湿,风拂崖荔香”描绘了马蹄踏过湿润草地的声音,以及微风吹过山崖,带来荔枝的香气,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观,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旅途的享受与期待。
“山田铜雀鸣,秋稼如云黄”则将视线转向田野,山间田地里传来铜雀的鸣叫声,一片金黄色的秋稼如同云彩般铺展,展现出丰收的景象,寓意着劳动的成果与希望。
最后,“谁云地利遗,垦植弥遐荒。䆒不免饥寒,翻以增徊徨”四句,诗人反思了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人的生存状态。他提出疑问,是谁遗弃了土地的便利?垦殖活动却能拓展到偏远之地,但人们仍然免不了饥饿与寒冷,反而增加了彷徨与忧虑。这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感慨,也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清晨行旅中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与自然、社会现象的深入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苍苍林表山,下惟瓜步水。
忆昔魏皇帝,百万尝驻此。
饮马江水浑,扬旌朔风起。
经营竟无成,叹咤有遗耻。
去去常畏人,闵默垂五纪。
大江限南北,天意固偶尔。
奈何奸雄才,割据争虎视。
不有神武功,畴能混书轨。
吾闻清流战,王业实基始。
楼船蔽空来,天堑才一苇。
此时东流波,不足投马箠。
煌煌轩台威,凛凛向千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