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王子直去岁送子由北归,往返百舍,今又相逢赣上,戏用旧韵,作诗留别》
《王子直去岁送子由北归,往返百舍,今又相逢赣上,戏用旧韵,作诗留别》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米尽无人典破裘,送行万里一邹游。

解舟又欲携君去,归舍聊须与妇谋。

闻道年来丹伏火,不愁老去雪蒙头。

剩买山田添鹤口,庙堂新拜富民侯。

(0)
注释
米尽:粮食耗尽。
典破裘:求助无门。
邹游:独自一人。
解舟:解开船缆。
携君去:带你走。
归舍:回家。
妇谋:妻子商量。
丹伏火:修炼丹术。
雪蒙头:头发白如雪。
添鹤口:养鹤。
富民侯:封号,表示富有的侯爵。
翻译
粮食耗尽无人可求助,远行万里只有一人陪伴。
解开船缆还想带你走,回家还需和妻子商量一下。
听说近年来修炼炼丹术,不担心年老头发白如雪。
剩下的钱买山田以养鹤,朝廷新封我为富民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从诗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送别之作,表达了对远行者深厚的情感和不舍的离愁。

“米尽无人典破裘”,开篇便描绘了一种清贫与孤独的境况,米已耗尽,无人可借,更不得不将破旧的皮裘典当,以维持生计。这里通过对物质困乏的刻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凄凉。

“送行万里一邹游”,则转而表达了诗人愿意陪伴远行者,即使是到遥远的地方,也只为了一份友情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豪迈胸襟,更显现出他对朋友深厚的情谊。

“解舟又欲携君去,归舍聊须与妇谋”,这里透露出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未来行程的不确定性。在提到“与妇谋”的细节时,可以看出诗人家庭生活的一隅,也反映了他对家庭责任的重视。

“闻道年来丹伏火,不愁老去雪蒙头”,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境遇的超然态度。尽管岁月流转,身处逆境,但他并不为自己的衰老而忧虑,反而以一种豁达的心态接受自然规律。

“剩买山田添鹤口,庙堂新拜富民侯”,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宁静的乡村生活图景。诗人似乎在寻求一处可以安身立命的所在,通过购置山田和对庙堂的参拜,表达了他对于平淡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未来某种可能的期待。

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示了苏轼深邃的情感、豁达的人生观以及他那特有的文学才华。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诗人将送别之情融入山水之间,使得这份离愁更添几分深长。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东园小集

携鹤过晴园,风间日初午。

开尊对远山,流霞忽在户。

黄鸟复关关,芳草亦膴膴。

坐有同心人,俯仰向今古。

(0)

秣陵竹枝词·其三

秦淮冬尽不堪观,桃叶官舟阁浅滩。

一夜渡头春水到,家家重漆赤阑干。

(0)

懊恼曲·其四

翩□体态似惊鸿,鹦鹉由来慧业同。

默默不言能解意,可怜心曲太玲珑。

(0)

西湖竹枝词

杏子单衫窣地长,裙拖八幅石榴香。

只知此日遨游好,不信蚕家四月忙。

(0)

乌栖曲·其二

月华为璧星为珠,吴姬朗润色不殊。

弹筝手语心暗怜,那能含羞不自前。

(0)

襄阳乐三首·其一

襄阳诸女儿,自负倾城色。

逢郎大堤南,蹋歌大堤北。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