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居倦幽独,出门无所适。
种竹满前庭,坐玩凌寒色。
森森密阴净,竦竦条干直。
晴日借景光,霜风时荡析。
自我来此居,三见岁华易。
小孙渐成童,长杨忆初植。
杂花亦纷然,似欲娱阒寂。
世虑久已忘,况乃头半白。
旧乡丧乱后,城郭满荆棘。
藉使能北归,亦不异作客。
独怀首丘念,未易忘日夕。
读书计诚谬,习静理何益。
万事鸟过空,何处留遗迹。
世故漫酬酢,迢遥混今昔。
屏居倦幽独,出门无所适。
种竹满前庭,坐玩凌寒色。
森森密阴净,竦竦条干直。
晴日借景光,霜风时荡析。
自我来此居,三见岁华易。
小孙渐成童,长杨忆初植。
杂花亦纷然,似欲娱阒寂。
世虑久已忘,况乃头半白。
旧乡丧乱后,城郭满荆棘。
藉使能北归,亦不异作客。
独怀首丘念,未易忘日夕。
读书计诚谬,习静理何益。
万事鸟过空,何处留遗迹。
世故漫酬酢,迢遥混今昔。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词人在寂寞中居住的景象和心境。诗人屏居独处,出门又不知该往何处,因此便在庭院里种植竹子,以此来消磨时光。竹林给人的感觉是森森密阴而又清净,每一枝条干都显得笔直。这不仅描绘了竹子的外观,更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坚毅和清廉。
晴朗的日子里,借着阳光欣赏竹林之美;到了寒冷的季节,霜风吹过,竹叶间的水珠被吹得四处飞溅,这些景象都让诗人感到十分愉悦。诗人在这居所已经住了三年,每年的岁末来临总是那么平凡而又迅速。家中小孙子渐渐长大,种下的杨树也已成长,这一切都是时光流逝的见证。
庭院中的杂花虽然纷繁,但也只是让人感到一丝寂寞和孤独。诗人的忧虑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淡忘,岁月的流逝更是让他的头发悄然间变白。在故乡遭受战乱之后,城郭被荆棘覆盖,即便能够返回北方,也不过是客居他地。诗人独自怀念那片首丘之土,日夜难以忘怀。
最后,诗人提到读书和追求真诚,但在纷扰的世事面前,这些努力似乎也无从着手。万事如同鸟过空中,留不下任何遗迹。历史的变迁让一切都变得模糊不清,过去与现在交织在一起。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词人淡泊明志、超然世俗的心境,同时也透露出对故乡和往日生活的无限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