憩马居延酒半醺,寂寥寒馆变春温。
未能鹏翼腾溟海,不得鸿音过雁门。
千里云烟青冢暗,一天风雪黑山昏。
天涯幸遇知音士,子细论文共一樽。
憩马居延酒半醺,寂寥寒馆变春温。
未能鹏翼腾溟海,不得鸿音过雁门。
千里云烟青冢暗,一天风雪黑山昏。
天涯幸遇知音士,子细论文共一樽。
这首元代耶律楚材的诗《过天山周敬之席上和人韵二首(其二)》描绘了诗人行经天山时的场景和心境。首句“憩马居延酒半醺”,写诗人骑马暂歇,微有醉意,营造出一种闲适的氛围。接着,“寂寥寒馆变春温”暗示了从寒冷的环境过渡到春意渐浓,寓示着旅途中的温暖转变。
“未能鹏翼腾溟海,不得鸿音过雁门”运用了鹏鸟和鸿雁的典故,表达诗人未能像大鹏展翅翱翔于大海那样实现宏图大志,也无法通过鸿雁传递音讯,流露出淡淡的遗憾和思乡之情。
“千里云烟青冢暗,一天风雪黑山昏”两句,描绘了天山壮丽而苍茫的景色,千里云雾笼罩下的青冢显得阴沉,而风雪弥漫的黑山则显出黄昏的昏暗,展现了边塞特有的辽阔与荒凉。
最后,“天涯幸遇知音士,子细论文共一樽”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感中遇到知己的喜悦,他们一起品酒论诗,共享知音之乐,为这寂寞的旅程增添了一丝温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个人经历为背景,通过景物描写和象征手法,抒发了诗人的情感世界,既有壮志未酬的感慨,也有旅途中的友情慰藉。
四序乘金气,三峰压大河。
巨灵雄赑屃,白帝俨巍峨。
地劣窥天井,云深拜斗阿。
夕岚开翠巘,初月上青柯。
欲摘星辰堕,还虞虎豹诃。
正冠朝殿阖,持杖叱羲和。
势扼双崤壮,功从驷伐多。
未归桃塞马,终负鲁阳戈。
山鬼知秦帝,蛮王属赵佗。
出关收楚魏,浮水下江沱。
老尚思三辅,愁仍续《九歌》。
唯应王景略,岁晚一来过。
亚枝低,累累挂绿,秀才卖风味。
绀珠匀缀,忆嚼徵含宫,龋齿妍丽。
佳人手摘檐牙倚。吞酸私自喜。
记前月、红潮初尽,香篝曾共被。
心中难抛撇仁儿,春山皱蜇得,和愁憔悴。
还可惜,双头打,流莺同坠。
难苏醒、日长人困,刚脆滴、樱桃浓睡里。
巧一阵、楝花风过,吹芳魂似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