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兔蚀残月,幽光不如星。
女儿晚事夫,颜色同秋萤。
秋日边马思,武夫不遑宁。
燕歌易水怨,剑舞蛟龙腥。
风折连枝树,水翻无蒂萍。
立身多门户,何必燕山铭。
生世不如鸟,双双比翼翎。
顾兔蚀残月,幽光不如星。
女儿晚事夫,颜色同秋萤。
秋日边马思,武夫不遑宁。
燕歌易水怨,剑舞蛟龙腥。
风折连枝树,水翻无蒂萍。
立身多门户,何必燕山铭。
生世不如鸟,双双比翼翎。
这是一首描绘深秋之景、抒发离愁别绪的诗篇。诗人以精妙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秋夜静谧而又充满思念的画面。
"顾兔蚀残月,幽光不如星"两句,通过对比月亮与星辰的明暗,不仅描绘了深秋之夜的寂静,也隐喻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渺小。月亮被兔所蚀,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美好事物的脆弱,而幽光不如星,则是对现实与理想差距的感慨。
"女儿晚事夫,颜色同秋萤"中,"女儿"在这里代指柔弱的心灵,"晚事夫"则表达了对远方丈夫或亲人深沉的思念。"颜色同秋萤"更是以萤火之光比喻心中的哀愁与孤寂,这种比喻增添了一份无力感和悲凉。
接下来的"秋日边马思,武夫不遑宁"两句,则描绘了边塞的战士在寒冷的秋夜中难以入眠,内心充满忧虑。这里的"武夫"形象,不仅展现了古代兵士们的勇猛,也透露出他们对战争与家园的无尽思念。
"燕歌易水怨,剑舞蛟龙腥"通过对比燕子的歌声与士兵挥剑作战的情景,再次强调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不平和愤懑。燕子象征着自由与和平,而剑舞则是战争与鲜血的代名词,这种对比凸显出作者对于战争的厌恶与和平生活的渴望。
"风折连枝树,水翻无蒂萍"两句,以自然景物表达了内心的动荡。风折连枝树,象征着外界的变迁与打击;水翻无蒂萍,则隐喻了人生的漂泊和无常。
最后两句"立身多门户,何必燕山铭。生世不如鸟,双双比翼翎"则是诗人的自白。他反思自己的人生,虽有许多机遇与可能,但又有什么必要去刻画那些荣耀呢?而且,人生的短暂与无常,如同鸟儿的自由飞翔,这种比较深化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思考。
总体来看,此诗通过对秋夜景物的描绘,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对战争的厌恶和对人生意义的探索,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