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昔下三峡,南宾系归舻。
渡江谒神禹,拜手荐俎壶。
寿藤枝如虬,巨柏腹若刳。
门庭虽日荒,殿寝犹枝梧。
巴俗喜祷祠,解牛舞群巫。
巍巍黻冕古,食与夷鬼俱。
圣度固兼容,臣愤独不摅。
还乡瞻庙貌,嬴政久已除。
岳牧俨如生,想像闻都俞。
廓清虽可喜,欲退复踌躇。
念昔平水土,棋布画九区。
岂知千岁后,戎羯居中都。
老虏失大刑,今复传其雏。
直令挽天河,未濯腥膻污。
夷鬼细事耳,披攘直须臾。
天下雠不复,大耻何时祛。
蚩蚩谓固然,此责在吾徒。
挥涕沾庭草,谁怜小臣愚。
我昔下三峡,南宾系归舻。
渡江谒神禹,拜手荐俎壶。
寿藤枝如虬,巨柏腹若刳。
门庭虽日荒,殿寝犹枝梧。
巴俗喜祷祠,解牛舞群巫。
巍巍黻冕古,食与夷鬼俱。
圣度固兼容,臣愤独不摅。
还乡瞻庙貌,嬴政久已除。
岳牧俨如生,想像闻都俞。
廓清虽可喜,欲退复踌躇。
念昔平水土,棋布画九区。
岂知千岁后,戎羯居中都。
老虏失大刑,今复传其雏。
直令挽天河,未濯腥膻污。
夷鬼细事耳,披攘直须臾。
天下雠不复,大耻何时祛。
蚩蚩谓固然,此责在吾徒。
挥涕沾庭草,谁怜小臣愚。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所作的《禹祠》,通过对三峡、南宾和神禹的描绘,表达了对古代治水英雄大禹的敬仰以及对国家边患的忧虑。诗人回忆自己曾到禹祠祭拜,感叹祠庙虽然荒凉,但神禹的威严和包容精神犹存。他提及当地百姓对神灵的虔诚,以及夷鬼祭祀的习俗,暗寓对外族入侵者的警惕。
诗人对于祠庙中的历史人物如嬴政(秦始皇)的评价,显示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治理的反思。他惋惜大禹平定水患的功绩被遗忘,而如今外敌占据中原,令人痛心。他认为驱逐侵略者并非易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清除腥膻之气,洗雪国耻。
最后,诗人以自责的口吻,表示自己作为臣子未能尽责,只能涕泣于庭草,表达出深深的忧国忧民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历史的追忆,又有对现实的忧虑,展现了陆游深厚的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