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花岸草晚萋萋,公子王孙思合迷。
无主园林饶采伐,忘情鸥鸟恣高低。
长江月上鱼翻鬣,荒圃人稀獭印蹄。
何事斜阳再回首,休愁离别岘山西。
江花岸草晚萋萋,公子王孙思合迷。
无主园林饶采伐,忘情鸥鸟恣高低。
长江月上鱼翻鬣,荒圃人稀獭印蹄。
何事斜阳再回首,休愁离别岘山西。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淡的忧愁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开篇“江花岸草晚萋萋”即营造出一幅秋意浓厚的画面,水边的花草在晚风中摇曳,给人一种萧瑟孤寂之感。而“公子王孙思合迷”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往昔时光中的豪门贵族生活的一种怀念和迷离,他们或许曾经在这样美好的景致中沉浸于自己的思考和梦想。
接着,“无主园林饶采伐,忘情鸥鸟恣高低”进一步描绘了一种荒废与自由的意境。园林因无人管理而长满了杂草,但也成为了鸟儿自由飞翔、歌唱的地方。这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观察,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世事变迁和人生无常的一种感慨。
“长江月上鱼翻鬣,荒圃人稀獭印蹄”则将时间推移到夜晚,长江之水在明月下波光粼粼,而远处的荒野中偶尔可见行人的踪迹。这里的“鱼翻鬣”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水中的生命力,同时也映照出诗人内心深处对于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的追求。
最后,“何事斜阳再回首,休愁离别岘山西”表达了诗人面对夕阳时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不舍和对未来未知世界的忧虑。这里的“斜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何事”则显露了一种无奈和困惑。在这种情感中,诗人似乎在告诫自己,也许是别离之痛太深,应当放下心中的愁绪,不再沉溺于对过去的回忆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时间和情感的深刻体悟。
似留连,御炉香袖凝魂。
且入百姓人家,飞燕倚晨昏。
不恨鼎湖龙去,恁蒋山移色,歇浦消春。
寄管弦辨索,风流逸响,文采长存。
王孙故国,红牙铁板,深护重门。
凤阙龙楼,空过眼、落花杨柳,都付浮云。
相逢不语,镇暗伤、蓬梗无根。
怎奈遣,乍听别馆声悽,点泪红豆余痕。
一段朱丝格。接回廊、玲珑入画,缃裙同色。
夹路高低随水曲,妙自文心偷得。
惜界破、苔钱千百。
只有相思栏不住,闪罗衣、一半疑城隔。
排亚字,眼疏密。碧城十二通仙籍。
记前朝、醉看红芍,沈香香国。
调寄霓裳风露下,字字春纤亲拍。
天万里、双鸳无迹。
花影月移依旧照,莽神州、一样心头窄。
嗟此地,有南北。
蛩语供愁,僧规习静,夜长秋味如许。
断酒生寒,催租吟近,天又凄凄微雨。
灯烬魂先瘦,怎禁得银虬还诉。
未知仙蠹馀生,古今安置何处。新定巢痕半亩。
思种遍菊花,兵又横住。
凿穴台佟,休官陶令,老至百端仍误。
风定梧桐落,笑病叶、相亲惟汝。
太白星高,不知好梦谁做。
人海苍茫,算桥霜店月,容易催老。
剩水残山,何苦费些鸿爪。
不如紧靠柴扉,要看尽古来斜照。
向青山黄叶中间,寻出秋心多少。
红衣偶把溪边钓。却不道枫人来早。
渔樵野局西风里,便是天然之稿。
画工多事传真,反恐暗尘飞到。
且共寻诗梦,补几笔西堂草。
春雨飘镫,秋星拥被,难忘水上楼高。
守着欢娱,思量怎到今朝。
谁料筝篷酒醒,向蛮天独听寒潮。
才提起这江南两字,已彀魂销。
闻说青溪月冷,便君家小妹,住也无聊。
何况清游,偶然吹过红箫。
一幅布帆摇曳,认分明不是鸳桡。
寻梦去,到垂杨二十四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