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道悠悠未见功,敢言凡质有仙风。
他年一钵江湖去,先向苕溪访葛洪。
学道悠悠未见功,敢言凡质有仙风。
他年一钵江湖去,先向苕溪访葛洪。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潘良贵赠给朋友方仁声的作品,表达了对修行学道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首句“学道悠悠未见功”揭示了诗人长久以来在修道之路上的探索,但尚未见到明显成效,流露出一丝无奈与迷茫。接着,“敢言凡质有仙风”暗示了诗人虽然身处尘世,但仍然渴望拥有超脱世俗的仙人之风,体现出他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后两句“他年一钵江湖去,先向苕溪访葛洪”,描绘了诗人设想的未来场景,决心有一天带着简单的行囊,浪迹江湖,首先探访著名道教人物葛洪曾隐居过的苕溪,寻求更深层次的道法与智慧。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道家文化的向往,也暗含着对友情的珍视,因为选择这样的旅程,他希望能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分享。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既有个人修行的感悟,又寄托了对友情的期许,展现了宋代理学家对于道德修养和人生理想的独特追求。
司揭本楚官,子孙以官氏。
揭阳汉建侯,氏实出于史。
同源而异流,流各昧其源。
泛舟在中河,安得穷昆仑?
驱马燕山市,路逢子揭子。
为我述其先,本自司揭始。
及乎旴徙洪,着与揭阳通。
以兹究其源,濒海而南东。
南东烟涛恶,将身犯蛟鳄。
远拜故侯坟,遗踪尚如昨。
归来见翰林,赠以双南金。
集贤亦敬叹,高文留赏音。
二公天下士,子亦庭阶美。
胡不揽家毡,黄朱耀闾里。
九万扶摇风,相看尚转蓬。
高楼有横笛,送雁上长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