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泂酌亭诗》
《和泂酌亭诗》全文
明 / 李之世   形式: 四言诗  押[支]韵

往来井井,于彼于兹。众口如瓶,曷辨渑淄。

一土攸生,厥味莫齐。舌司鉴衡,匪曰泉私。

清圣浊贤,君子是仪。既好其辨,爰系之诗。

(0)
鉴赏

这首诗《和泂酌亭诗》由明代诗人李之世创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井水的特性与品鉴之道,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活哲理的独到见解。

“往来井井,于彼于兹”,开篇即以“井井”二字形象地描绘了井水的秩序与纯净,无论在何处都能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接着,“众口如瓶,曷辨渑淄”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众人的意见比作封闭的瓶子,难以分辨清澈的渑水与浑浊的淄水,暗示了社会上对于事物评价的主观性和复杂性。

“一土攸生,厥味莫齐”则进一步强调了土壤对水质的影响,指出不同地域的土壤孕育出的井水味道各异,体现了自然环境对水资源品质的决定作用。而“舌司鉴衡,匪曰泉私”则巧妙地将人的舌头比喻为鉴定水质的尺度,说明了人类对于水质的感知与评价能力,同时也暗含了“泉水无私”的哲理,即水质的好坏不因人而异,客观存在。

“清圣浊贤,君子是仪”一句,借用水质的清浊来象征道德品质的高下,将“君子”作为道德的典范,强调了个人品德的重要性。最后,“既好其辨,爰系之诗”表达了诗人对水质品鉴的兴趣与热爱,并通过诗歌的形式记录下来,展现了文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也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意味,通过对井水的品鉴,探讨了客观世界与主观感知、道德品质与自然法则之间的关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李之世
朝代:明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以麟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罢归。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
猜你喜欢

杜鹃花下作

小雨丝丝作晚寒,山英烂熳醉中看。

啼时春去花应老,梦到人归月未残。

废后更添诗律放,愁多不敌酒杯宽。

高阳旧侣皆零落,短发萧条一倚阑。

(0)

会稽杂咏七首·其四

严助衣短衣,西游谒汉帝。

日赐千黄金,笔札数承制。

乞郡守会稽,衣锦游乡遂。

驷马络生光,长令亲拥彗。

天子远赐书,再拜呼万岁。

君厌承明庐,郡吏久留滞。

间者闻问阔,还朝奉会计。

太守采传归,观者轧舆隶。

今来何赫奕,昔贫困友婿。

(0)

乞梅花

玉树迷离破晓寒,临风朵朵雪中看。

君家正与高楼近,画角声多恐易残。

(0)

懊侬曲·其二

荷花自有心,杀藕丝难断。

辛苦背面啼,底是嗔郎唤。

(0)

游龙沙寺

灌婴城阙锁春风,指顾江山极望中。

天矫苍龙围玉扆,嵯峨丹鹫拥珠宫。

身游法界诸尘静,日出恒沙万境空。

知有仙真留记载,更教题句紫云笼。

(0)

湖上晚眺

长河见天末,流云澹明昧。

园林入清旷,回峦暝奇概。

斜阳下平皋,归笛隐牛背。

晚出人负薪,夕飧畦刈菜。

炊烟村并起,船火鱼潜退。

远树巳乌啼,柴门况犬吠。

菰芦客未眠,兼葭人可在。

孤怀赏幽豁,登陟穷眄睐。

山川感今昔,风物嗟人代。

怃然发远想,长啸高岩内。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