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余行次衡阳弹压曹成七万馀人出湖南境移师衡山降步谅二万众既入长沙次日即遣师降王进三千人于湘乡县七星寨复破王俊三千馀人于邵州其馀群盗以次讨定凡五万馀选择精锐得万二千人分隶诸将境内遂安流移归业上章复丐宫祠未报间闻有旨废宣抚司及以言者罢去有感二首·其一》
《余行次衡阳弹压曹成七万馀人出湖南境移师衡山降步谅二万众既入长沙次日即遣师降王进三千人于湘乡县七星寨复破王俊三千馀人于邵州其馀群盗以次讨定凡五万馀选择精锐得万二千人分隶诸将境内遂安流移归业上章复丐宫祠未报间闻有旨废宣抚司及以言者罢去有感二首·其一》全文
宋 / 李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起废无因许退藏,报恩欲效短中长。

固知吉甫无张仲,犹冀文侯知乐羊。

破贼功名嗟寂寞,吞燕志气已凄凉。

春鸿秋燕空来往,昭氏成亏可两忘。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纲所作,名为《余行次衡阳弹压曹成七万馀人出湖南境移师衡山降步谅二万众既入长沙次日即遣师降王进三千人于湘乡县七星寨复破王俊三千馀人于邵州其馀群盗以次讨定凡五万馀选择精锐得万二千人分隶诸将境内遂安流移归业上章复丐宫祠未报间闻有旨废宣抚司及以言者罢去有感二首(其一)》。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危和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首句“起废无因许退藏”,表达了诗人面对国家危难时,无法逃避责任,必须挺身而出的决心。接着“报恩欲效短中长”则表明了诗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做出贡献,报答国家的恩情。

“固知吉甫无张仲,犹冀文侯知乐羊”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虽然知道历史上有贤臣如吉甫、张仲,但自己却未能得到像文侯那样明君的赏识,但仍怀有希望,期待能遇到理解和支持自己的君主。

“破贼功名嗟寂寞,吞燕志气已凄凉”两句,反映了诗人面对敌人时的英勇与无奈,以及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所感受到的孤独与失落。

“春鸿秋燕空来往,昭氏成亏可两忘”则以自然界的季节更替,比喻人生的起伏变化,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个人得失的淡然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李纲

李纲
朝代:宋   字:伯纪   号:梁溪先生   生辰:1083年-1140年2月5日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
猜你喜欢

龚彦质恕可二丈

两龚当暑客秦溪,旋买黄綀替熟衣。

想见西湖风月里,藕花凝望载诗归。

(0)

灵梵院夜起

寺古居人稀,林高暑气薄。

露鸣青松枝,夜半有惊鹊。

飞星远长汉,白云平大壑。

客子开西窗,心空山月落。

(0)

求酒赵评事

半老情怀睡不能,小檐霜月当寒灯。

无人来问相如渴,敲碎梅花一夜冰。

(0)

客舍

巷深人寂静,蛩守客床鸣。

夜半后风雨,一灯前弟兄。

愁来无好梦,吟到有新声。

不信看双鬓,萧萧白几茎。

(0)

古意

莫结荡子心,恩情信难保。

杨花纵可变,奈是浮萍草。

(0)

□□□

□□□□□□□,□□□□□□□。

□□□□□□□,□□□□□□□。

□□□□□□□,□□□公徒太行。

眼切于身存不得,可怜半世谩脩方。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