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人披襟来,步此一庭月。
如渡滹沱冰,似泛山阴雪。
谁将羌管急,间彼邻杵切。
冉冉秋思生,令人欲愁绝。
幽人披襟来,步此一庭月。
如渡滹沱冰,似泛山阴雪。
谁将羌管急,间彼邻杵切。
冉冉秋思生,令人欲愁绝。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罗与之所作的《中秋步月(其二)》。诗中,诗人以月夜为背景,描绘了自己独自漫步的情景。"幽人披襟来,步此一庭月",形象地写出诗人在静谧的夜晚,轻轻解开衣襟,步入庭院,欣赏明亮的月光。接下来的"如渡滹沱冰,似泛山阴雪",运用比喻,形容月色如冰河般清澈,又如山阴飘落的雪花,营造出清冷而宁静的氛围。
"谁将羌管急,间彼邻杵切",诗人巧妙地借远处传来的急促羌笛声和邻家捣衣的砧杵声,增添了环境的生动性和动态感,也暗示了季节的转换和时光的流逝。最后两句"冉冉秋思生,令人欲愁绝",直接抒发了诗人因这中秋月夜引发的淡淡秋意和无尽思绪,流露出淡淡的哀愁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中秋之夜的孤独心境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秋日清且美,于游也固宜。
迨今冬已仲,墐户惟其时。
若人兴公家,嗜好夙有诗。
几谭岩壑间,尘落不自知。
靡辞陟降难,顾病风露披。
旧闻怀玉山,地置多侧危。
我为是邦人,每恨著脚迟。
闻公勇决往,身住心俱驰。
是邦有兹山,盖已千祀垂。
曩者君夫子,携家隐于斯。
与山结胜因,诗成多及之。
去年公二仲,探讨曾至兹。
今公又继去,秘密真无遗。
山名谓怀玉,自昔传我疑。
众作乃圭璧,名实信不欺。
书来报行程,快读祇欠诗。
春膏有馀否,佳笔锐若锥。
会当写真行,寄我光茅茨。
惊飙振林梢,落日挂马首。
世方功名图,我自饥寒走。
萧条政长路,驩喜逢故友。
酒酌戒毋多,诗声愧新有。
东篱满把菊,柯山一句诗。
四时皆有节,九日独如斯。
潘子夙所尚,陶翁何敢师。
是故逢此日,爱慕仍凄悲。
所愿学渊明,归去了不疑。
松菊傥犹存,田园随事为。
亦愿如邠老,白首丘壑期。
人穷与诗长,得失其在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