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如流水马如龙,从此诸郎不得封。
无限外家多败类,独馀马氏著谦恭。
车如流水马如龙,从此诸郎不得封。
无限外家多败类,独馀马氏著谦恭。
这首诗《童丱须知·张设八篇(其四)》由宋代诗人史浩所作,通过对比“车如流水马如龙”的繁华景象与“诸郎不得封”的现实,以及对“外家多败类”与“马氏著谦恭”的道德评判,展现了深刻的社会观察和道德观念。
首句“车如流水马如龙”,描绘了古代社会中权贵之家的奢华生活场景,车马如织,热闹非凡,象征着权力与财富的集中展现。然而,接下来的“从此诸郎不得封”则揭示了这种繁华背后的残酷现实——那些拥有显赫家族背景的年轻男子,尽管享受着物质上的富足,却无法获得应有的官职或封赏,暗示了当时社会中权力分配的不公与家族背景对个人命运的影响。
“无限外家多败类”一句,进一步强调了家族背景对个人品行的影响。这里的“外家”指的是非直系亲属,可能指的是一些依靠权势而崛起的家族或个人,他们往往因缺乏道德约束而走向堕落。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独馀马氏著谦恭”,赞扬了马氏家族的美德,他们以谦逊和恭敬的态度行事,成为了道德的楷模。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反差,不仅反映了宋代社会的某些现象,也传达了作者对于道德修养和个人品质的重视。在繁华与权力的背后,是对于道德与人格的深刻思考,提醒人们在追求物质与权力的同时,不应忽视内心的修养与道德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