泮宫分席佐邦侯,免使诗人讽不求。
九转定应能点铁,一泓何可着吞舟。
稍知今是山林晚,独奈吾衰岁月流。
径欲为君赋招隐,朝簪窃恐未容抽。
泮宫分席佐邦侯,免使诗人讽不求。
九转定应能点铁,一泓何可着吞舟。
稍知今是山林晚,独奈吾衰岁月流。
径欲为君赋招隐,朝簪窃恐未容抽。
这首诗是由宋末元初的诗人方回所作,名为《次韵谢胡子游学正二首(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在表达对友人的怀念和赞赏,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于时光易逝、个人青春不再的感慨。
"泮宫分席佐邦侯,免使诗人讽不求。"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宴席间的盛况,其中“泮宫”是古代宫殿的名称,“佐邦侯”则指的是辅佐国家的贵族或官员。这两句表明诗人参加了一个高级别的宴会,与尊贵的人物一同进食,且这种场合下诗人不需要刻意讨好以求得赞赏。
"九转定应能点铁,一泓何可着吞舟。" 这两句则是比喻,意在说明事物的本质或能力不可轻视。“九转”指的是最高级别的炼丹术,“一泓”则形容水的量少。这两句强调了诗人对自己内涵和才华的自信。
"稍知今是山林晚,独奈吾衰岁月流。"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感慨,他意识到时间已经过去了许多,自己也渐渐老去,而时光则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径欲为君赋招隐,朝簪窃恐未容抽。" 最后两句是对友人谢胡子游学的赞美和表达愿为其写诗的意愿。“径”在这里指的是直接地,“朝簪”则是一个形象的比喻,用来描绘早晨梳头戴簪的动作,意味着准备做某事。整体而言,这两句是诗人对谢胡子游学才华和品格的敬仰,以及自己想要为其写下赞美之词的迫切心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精炼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在的修养与外界的交往,以及他对于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的思考。
用关无用地,才与不才间。
万法因心起,几人如我閒。
床头看黄卷,屋外尽青山。
隐几逌然笑,何人战触蛮。
书之神韵虽于心,书之汉度必资于学。
分制有法,均停相若,三四合体,上下齐脚,多寡不牵,乃异世作。
今视其帖,信乎其嗜之专而见之卓也。
虽然,艺在当家,羽亦有源,存中瞻前,文通比肩。
雇翰墨文章之不殊,而俱未若公之知言。
知言伊何,以神合天。
古人之良,意在笔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