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复醒、行吟泽畔,焉能忍此终古。
招魂过海枫林暝,招得魂归无处。朝又暮。
但依旧,禁街人静冬冬鼓。画船沈雨。
听欸乃渔歌,兴亡事远,咽咽未能句。君且住。
能歌吾不如汝。悠悠鼓枻而去。
沧洲揽结芳成艾,唤作张三李五。羌自苦。
更闲却,玉堂端帖多多许。无人自语。
把画扇鸾边,香罗雪底,题作午年午。
醒复醒、行吟泽畔,焉能忍此终古。
招魂过海枫林暝,招得魂归无处。朝又暮。
但依旧,禁街人静冬冬鼓。画船沈雨。
听欸乃渔歌,兴亡事远,咽咽未能句。君且住。
能歌吾不如汝。悠悠鼓枻而去。
沧洲揽结芳成艾,唤作张三李五。羌自苦。
更闲却,玉堂端帖多多许。无人自语。
把画扇鸾边,香罗雪底,题作午年午。
这首诗是《摸鱼儿·沧洲秋 proces》中的第十五首,作者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刘辰翁。全诗采用了婉约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和对友人的思念。
诗中“醒复醒、行吟泽畔,焉能忍此终古。”开篇即设定了一种哀愁的氛围,诗人在水边徘徊,不禁感慨万千,对于时光易逝和友人的离别感到难以忍受。
“招魂过海枫林暝,招得魂归无处。”这里的“招魂”意象丰富,既有对逝去岁月的追忆,也有对远方朋友灵魂的召唤,但最终还是感叹魂魄难寻,无处可寻。
“朝又暮。但依旧,禁街人静冬冬鼓。”时间的流转和现实的沉默形成鲜明对比,诗人感受到的是一种无力改变的宿命,而那禁闭的街道和寂静的人群,更增添了一份萧瑟。
“画船沈雨。听欸乃渔歌,兴亡事远,咽咽未能句。”这里通过画船和渔歌,营造出一种意境,诗人试图以艺术来表达自己的感慨,但往事如烟,难以用语言完全捕捉。
“君且住。能歌吾不如汝。”诗人对友人的留恋之情溢于言表,同时也承认了自己在歌唱方面的不足,对比之下,更显出一种自谦和敬意。
“悠悠鼓枻而去。”这句通过对乐器声音的描绘,增添了一种流动感和离别感。
最后,“沧洲揽结芳成艾,唤作张三李五。羌自苦。更闲却,玉堂端帖多多许。无人自语。把画扇鸾边,香罗雪底,题作午年午。”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的寂寞和孤独,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淡然态度。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意象构建,展现了一位文人在历史巨变中的情怀与思考。
送客东城拥雾来,对炉先遣一尊开。
盘因待别留兼味,诗为陶情且共裁。
庭竹未青寒尚在,江波初绿煖将回。
临岐聊为歌三叠,门外骊驹莫漫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