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波漾文绮,风篁弄家声。
居然三市中,著此一段清。
幽人自地偏,淡趣由天成。
洗耳日以静,抱节日以贞。
从君得三绝,与我增双明。
晴波漾文绮,风篁弄家声。
居然三市中,著此一段清。
幽人自地偏,淡趣由天成。
洗耳日以静,抱节日以贞。
从君得三绝,与我增双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清净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晴波漾文绮,风篁弄家声"中的“晴波”指的是水面上的平静波纹,“文绮”则形容水波如织物一般细腻,“风篁弄家声”描写微风吹过竹林发出柔和的响声。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营造出一种恬淡雅致的氛围。
"居然三市中,著此一段清"表明诗人在繁华都市中的某个角落发现了一片清净之地。这里的“三市”可能指的是城市的中心区域,而“著此一段清”则是诗人对于这片净土的赞美。
接下来的"幽人自地偏,淡趣由天成"中,“幽人”指的是隐居的人,即那些不愿意在世俗纷争中出头露面的文人墨客。他们选择了与世隔绝的生活方式,而这种“淡趣”——即淡泊名利、清高脱俗的兴趣,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不是刻意追求的结果。
"洗耳日以静,抱节日以贞"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洁净和品德坚守的自律要求。“洗耳”比喻去除心灵上的污浊,“抱节”则是坚守自己的道德准则。
最后两句“从君得三绝,与我增双明”可能是在赞美某位友人或师长的高尚品格和艺术造诣,并且这种交往让诗人的内心世界更加明亮和纯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对清净生活的渴望,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境界的升华。
窗下微凉睡足。声乱鸣蛙池曲。
琴调生疏,酒炉寂静,唯是远山眉绿。倚楼人独。
最羞见、红榴数簇。行客思归意速。欲和悲歌难属。
事异灵均,情非贾傅。楚些离骚休续。残膏剩馥。
只乞与、词林片玉。
暮寒未敛。烟雾似幕,深闭书馆。良夜偏短。
瘦檠尚闪,余光照帷幔。泪尊自满。
閒念旧京,人共天远。江路纡婉。
片帆指向,南东卸遥岸。
绣阁送行日,为补征衣拈彩线。
情话背人,佯羞低粉面。奈唱罢骊驹,壶漏催箭。
此生难见。恨瘴海波翻,魂梦零乱。
理相思、寸笺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