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君愤慨伤时语,病骨全销气未销。
热血一腔无地洒,英魂九死待谁招?
平生孝友非新学,举世炎凉自后凋。
宣统纪元虽及见,欲将小传属先朝。
闻君愤慨伤时语,病骨全销气未销。
热血一腔无地洒,英魂九死待谁招?
平生孝友非新学,举世炎凉自后凋。
宣统纪元虽及见,欲将小传属先朝。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的诗人郑孝胥为悼念高啸桐而作,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哀悼和对其高尚品格的赞美。首句"闻君愤慨伤时语",透露出高啸桐生前对社会时局的忧虑和激昂之情;"病骨全销气未销",写其身体虽病弱但精神不屈,坚韧不拔。
"热血一腔无地洒",表达了对高啸桐未能在生前实现抱负的惋惜,以及对他未能为国家贡献热血的感慨;"英魂九死待谁招",则寓言他的忠诚与才华被埋没,无人能识其价值。"平生孝友非新学",赞扬了高啸桐一生注重孝顺和友情,品德高尚,并非仅凭书本知识;"举世炎凉自后凋",感叹世态炎凉,只有他的美德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更加显现。
最后两句"宣统纪元虽及见,欲将小传属先朝",提及高啸桐生活在清朝宣统年间,虽然见证了那个时代的结束,但诗人心中仍希望能将他的事迹记录在属于他那个时代的篇章里,以示敬仰和怀念。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敬仰和对历史的感慨。
峭寒如雨。帘阴暗、斜阳犹恋庭宇。
苔花吟老断无人,奈此时情绪。浑不记、留题甚处。
暗虫蚀尽东墙树。
且共倚危阑,怕寸碧烟空,薄游今已非故。
曾是选石延云,洗瓢邀月,烂藤香里同住。
年年散发弄凉秋,有几多凄楚。莫更问、琴歌酒赋。
庾郎先自伤迟暮。
算我亦漂零久,负了沙边,旧盟鸥鹭。
袅袅青衫,问今日、寄愁何地。
敢分是、今想无福,他生修慧。
宝玉红楼难比洁,痴珠秋月徒空瘁。
祗亦花、宝鉴一春航,差堪拟。多情种,平交谊。
忧幽病,相思泪。算酒边人外,诸般滋味。
五噫行歌志到隐,七年淹席惟思睡。
待安极、穿冢傍要醒,吾其已。
夕洒珠尘,朝趁爨烟,浓聚如雪。
庭空甚物迎人,手植一株堪悦。
春生满院,静处尽我徘徊,花前时有香风烈。
煎茗坐移床,压词英诗屑。时节。
隽言清语,花气牙芬,更难分别。
病与春新,遣此余情都歇。
佛机参尽,尚恐小雨微酥,春深叶暗愁成结。
更谩喻芭蕉,诉芳心周折。
可怜团扇家家,家珍并数君知否。
京尘梦迹,十年堪记,来时癸丑。
三绝成名,万回经眼,几人低首。
更萧斋一本,师门再叹,比灵运,人都后。
何处江山如此,尽迷离乍无还有。
烟中渴墨,雨中枯管,任人妍丑。
千叠愁心,许多绵渺,只容皴皱。
似图中诉我,萦思旧事,又经重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