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哭颜文初》
《哭颜文初》全文
清 / 吴妍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佳]韵

君家昔有常山舌,此地今无博野斋。

何自招魂归白骨,伊谁作教傍青槐。

论交两度叨援手,欲哭三年未放怀。

一恸为倾千点泪,如零蕉雨不胜揩。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吴妍因所作的《哭颜文初》。诗中以深沉哀婉的笔触,表达了对故友颜文初的深切悼念之情。

首联“君家昔有常山舌,此地今无博野斋。”以“常山舌”和“博野斋”象征逝者生前的才华与居所,通过对比昔日与今日的场景,突显出逝者的离世给周围环境带来的巨大变化,以及诗人内心的悲痛与怀念。

颔联“何自招魂归白骨,伊谁作教傍青槐。”运用典故,以“招魂”表达对逝者的思念,同时以“白骨”和“青槐”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象征死亡的凄凉,后者则暗示生命的延续与希望,诗人在此表达了对逝者归宿的疑问与对生命永恒的思考。

颈联“论交两度叨援手,欲哭三年未放怀。”回忆了与逝者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逝者在自己困难时伸出援手的情景,表达了对逝者无私帮助的感激与不舍。同时,“欲哭三年未放怀”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长时间沉浸在悲痛中的状态,体现了悼念之情的深沉与持久。

尾联“一恸为倾千点泪,如零蕉雨不胜揩。”以“一恸”形容极度的悲痛,以“千点泪”和“蕉雨”比喻泪水如雨般落下,无法抑制。这一联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因失去挚友而产生的强烈情感波动,以及对逝者深深的怀念与哀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逝者生前事迹的追忆、对逝者归宿的思考、对逝者帮助的感激以及对逝者离世后内心悲痛的抒发,深刻表达了诗人对故友的深情悼念,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哀悼亡友的典型情感表达方式。

作者介绍

吴妍因
朝代:清

江阴贯庄人,光绪十一年生,著名教育家。自幼刻苦勤学,在江阴、苏州等地任小学教员期间,结合教学实践,编纂白话文小学教科书。后任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编辑。后任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国民教育司司长等职。爱好诗词,著有《凤吹诗集》。郭沫若、俞平伯、马叙伦为书题辞。
猜你喜欢

颂古七首·其六

许由临岸洗耳,巢父不饮牛水。

侍者亲入帝乡,赵州只在草里。

(0)

偈颂七十二首·其五十三

石女高歌木人和,妙用纵横无不可。

三更初夜月明前,开口几人曾蹉过。

(0)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一○二

春风陌上郎,得钱随手使。

货物忽相当,撞得恰好子。

(0)

偈三十五首·其三十

断除须发著僧衣,精进当遵古佛仪。

一念不生亲领略,方知我法妙难思。

(0)

偈颂四十二首·其四十四

节届书云,阴极阳升。冰河发焰,枯木抽英。

惟有拄杖子,依旧黑轮皴。不迁不变,无辱无荣。

笑杀当年面壁人。

(0)

偈颂四十二首·其二十五

尧仁广被三千界,舜德长敷亿万年。

珍重圣恩何以报,只凭一炷海檀烟。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