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岁除》
《岁除》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亲情邻里喜归来,依旧柴门僻处开。

纵是桃符无可笔,未妨菜饼亦堪杯。

著宽毛褐观残雪,洗古铜壶浸老梅。

贺客明朝有诗客,踏青同与眺春台。

(0)
注释
亲情邻里:亲朋邻居。
喜归来:欢喜回家。
柴门:简陋的门。
僻处:偏远的地方。
桃符:古代新年时在门上挂的对联。
无可笔:没有合适的字句可写。
菜饼:简单的食物。
堪杯:足以搭配饮酒。
宽毛褐:宽松的粗布衣服。
观残雪:欣赏残留的雪景。
古铜壶:年代久远的铜壶。
浸老梅:泡着陈年的梅花茶。
贺客:来访的客人。
明朝:明天。
诗客:爱好诗歌的朋友。
踏青:春天出游。
眺春台:远望春天的平台。
翻译
亲朋邻居都欢喜回家,依旧是那扇简陋的柴门开着。
即使没有桃符可供题写,普通的菜饼也能配以美酒。
穿着宽松的粗布衣赏着残雪,用古铜壶泡上陈年梅花茶。
明天会有诗友来访,我们一起去踏青,远眺春天的美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温馨的归家图景,展现了诗人对家庭与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怀。"亲情邻里喜归来,依旧柴门僻处开"表达了诗人归家的欣喜,以及他所居住的简朴但充满生活气息的环境。

接着两句"纵是桃符无可笔,未妨菜饼亦堪杯"则写出了即便是在最普通的日常物品中,也能找到诗意和美好的情感。这里的“桃符”指的是驱邪避凶的桃木符,而“菜饼”则是日常食物,诗人通过这两者的比喻,表达了对平凡生活的珍视。

"著宽毛褐观残雪,洗古铜壶浸老梅"一句中,“著宽毛褐”可能指的是穿着宽松的棉衣在寒冷的天气里观赏冬雪的景象,而“洗古铜壶浸老梅”则写出了清晨用古旧的铜壶提水浇灌年迈的梅花,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界生命力的关怀和尊重。

最后两句"贺客明朝有诗客,踏青同与眺春台"预示着第二天将有一位诗客来访,诗人期待着与之共同欣赏春天的景色,"踏青"即是踏在绿色的草地上,"眺春台"则可能是一处可以远眺春日美景的地方。

整首诗通过对归家、自然和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喜悦,以及对生命中简单之物的珍爱。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兵乱后自嬄杂诗·其十七

遭乱心纡郁,那堪茅舍空。

百年窘食事,一旦堕兵戎。

授简惭词客,据鞍成老翁。

欲逃无所适,朝夕泣涂穷。

(0)

京师雨春

骤雨翻檐急,残花落案频。

春光一梦过,物态逐时新。

旧识嵇康懒,兼随原宪贫。

南邻鼓唤客,知是可怜人。

(0)

怀从弟

折柳长亭今几年,一行作吏楚江边。

音书顿逐归鸿断,消息时因过客传。

五岭风温吹瘴雨,九疑云湿卷愁烟。

每吟春草池塘句,尚想诗成梦惠连。

(0)

九日赠曾宏甫二绝·其二

渐退中原胡马尘,溪山未厌往来频。

虽无名酒酬佳节,尚有新诗答故人。

(0)

次曾宏甫九日韵

僧园晓色散栖鸦,强起新诗整复斜。

正想故人披宿雾,忽蒙佳句洗昏花。

旧游往往违心事,老病昏昏漫岁华。

辜负重阳一尊酒,且来占雨又朝霞。

(0)

再赠

婺女胜京口,公来岁已秋。

闲云出山寺,好月挂星楼。

往事付情话,故人多倦游。

十年浪奔走,今日为公留。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