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邻里喜归来,依旧柴门僻处开。
纵是桃符无可笔,未妨菜饼亦堪杯。
著宽毛褐观残雪,洗古铜壶浸老梅。
贺客明朝有诗客,踏青同与眺春台。
亲情邻里喜归来,依旧柴门僻处开。
纵是桃符无可笔,未妨菜饼亦堪杯。
著宽毛褐观残雪,洗古铜壶浸老梅。
贺客明朝有诗客,踏青同与眺春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温馨的归家图景,展现了诗人对家庭与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怀。"亲情邻里喜归来,依旧柴门僻处开"表达了诗人归家的欣喜,以及他所居住的简朴但充满生活气息的环境。
接着两句"纵是桃符无可笔,未妨菜饼亦堪杯"则写出了即便是在最普通的日常物品中,也能找到诗意和美好的情感。这里的“桃符”指的是驱邪避凶的桃木符,而“菜饼”则是日常食物,诗人通过这两者的比喻,表达了对平凡生活的珍视。
"著宽毛褐观残雪,洗古铜壶浸老梅"一句中,“著宽毛褐”可能指的是穿着宽松的棉衣在寒冷的天气里观赏冬雪的景象,而“洗古铜壶浸老梅”则写出了清晨用古旧的铜壶提水浇灌年迈的梅花,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界生命力的关怀和尊重。
最后两句"贺客明朝有诗客,踏青同与眺春台"预示着第二天将有一位诗客来访,诗人期待着与之共同欣赏春天的景色,"踏青"即是踏在绿色的草地上,"眺春台"则可能是一处可以远眺春日美景的地方。
整首诗通过对归家、自然和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喜悦,以及对生命中简单之物的珍爱。
折柳长亭今几年,一行作吏楚江边。
音书顿逐归鸿断,消息时因过客传。
五岭风温吹瘴雨,九疑云湿卷愁烟。
每吟春草池塘句,尚想诗成梦惠连。
僧园晓色散栖鸦,强起新诗整复斜。
正想故人披宿雾,忽蒙佳句洗昏花。
旧游往往违心事,老病昏昏漫岁华。
辜负重阳一尊酒,且来占雨又朝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