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负与国,复渝海上盟。
一念不胜贪,宇宙遂佳兵。
朱仙十三诏,竟分南北形。
奕世言恢复,聊尔美其名。
开禧大辱国,符离亦无成。
孱然史越王,持重见讥评。
贵寿复世延,毋乃当帝情。
宣和负与国,复渝海上盟。
一念不胜贪,宇宙遂佳兵。
朱仙十三诏,竟分南北形。
奕世言恢复,聊尔美其名。
开禧大辱国,符离亦无成。
孱然史越王,持重见讥评。
贵寿复世延,毋乃当帝情。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题阙》系列之八十八,通过历史事件的对比和反思,表达了对国家兴衰、君主决策以及历史人物行为的深刻思考。
首联“宣和负与国,复渝海上盟”点出历史背景,宣和年间,北宋因政治腐败而逐渐衰落,最终在海上盟约上失信于敌,预示了国家未来的不幸。
“一念不胜贪,宇宙遂佳兵”揭示了贪欲是导致战争的根源,一个小小的念头未能战胜贪婪之心,便导致了整个宇宙的动荡和战争的爆发。
“朱仙十三诏,竟分南北形”提到宋高宗赵构在朱仙镇颁布的十三道诏令,虽然意图统一南北,但最终未能实现,南北分裂的局面持续。
“奕世言恢复,聊尔美其名”表达了历代君主和大臣们对于恢复国家统一的渴望,但只是徒有虚名,并未真正实现。
“开禧大辱国,符离亦无成”指出开禧年间,宋军在符离之战中的失败,进一步加重了国家的耻辱和损失。
“孱然史越王,持重见讥评”讽刺了那些看似稳重实则无能的君主,他们的决策往往受到后人的批评。
“贵寿复世延,毋乃当帝情”表达了对长寿和延续皇位的君主的质疑,认为他们或许过于迎合皇帝的情感,而非为国家和人民着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分析,展现了诗人对国家治理、君主决策以及历史人物行为的深刻洞察和批判,体现了王世贞作为文学家和历史学家的独特视角。
朝解衣,暮解衣,三朝三暮复何有,但见眼前飒飒西风吹。
西风吹,骨欲折,葛帔练裙踏冰雪。
翁将何计回阳春,粥裘不顾妻孥瞋。
黄县大布任携取,直视众身同一身。
我对粥裘翁,重忆披裘客。
千金买裘都不惜,欲赠歌童五陵陌。
道旁冷眼空叹呼,白公大裘今已无。呜呼!
白公大裘今岂无,愿君此心终不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