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黜邪诏》
《读黜邪诏》全文
宋 / 吕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天诏丁宁逐佞柔,不须请剑复持矛。

平生邪胆君前落,后世污名纸上留。

宝鉴乍开消魍魅,正声才作罢离兜。

便为菹醢何嗟及,贪得浮荣似食钩。

(0)
鉴赏

这首诗《读黜邪诏》是宋代诗人吕陶所作,通过“天诏丁宁逐佞柔”一句,开篇即点明了主旨——朝廷对奸佞之人的严厉斥责与清除。整首诗以议论为主,寓言于理,表达了诗人对于正直与邪恶、荣誉与贪婪之间深刻思考。

“不须请剑复持矛”,诗人认为,治理国家、清除邪恶,并不需要诉诸武力,而是需要智慧和策略。这句暗示了政治斗争中,有时智谋比暴力更为重要。

“平生邪胆君前落”,意味着那些曾经心怀邪念、胆大妄为的人,在君主面前最终会显露其真容,表明正义终将战胜邪恶。这不仅是对历史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期待。

“宝鉴乍开消魍魅”,“宝鉴”比喻公正无私的法律或道德准则,它能揭露隐藏的邪恶力量(魍魅),消除它们的影响。这句强调了道德与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作用。

“正声才作罢离兜”,“正声”指的是正直的声音或行为,而“离兜”则可能象征着邪恶势力的巢穴。这句话表达的是,当正直的声音响起时,邪恶势力就会被驱散。

“便为菹醢何嗟及,贪得浮荣似食钩。”最后两句,诗人以形象的比喻,指出那些为了短暂的荣誉而不择手段的人,最终会像吞食鱼钩的鱼一样,陷入困境,无法自拔。这里不仅揭示了贪婪的恶果,也警示人们要警惕眼前的利益诱惑,保持内心的清明与正直。

综上所述,《读黜邪诏》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于正邪、荣辱、智慧与力量等主题的独到见解,同时也反映了宋代士人对于理想政治和社会秩序的追求。

作者介绍

吕陶
朝代:宋

(1027—1103)成都人,字元钧,号净德。仁宗皇祐间进士。神宗熙宁三年举制科,对策枚数王安石新法之过,出通判蜀州。哲宗元祐初,擢殿中侍御史,首上邪正之辨,劾新党蔡确、韩缜、张璪、章惇等。累迁中书舍人,进给事中。哲宗亲政,知陈州。坐元祐党夺职,责衡州居住。徽宗立,复集贤殿修撰、知梓州,致仕。有《净德集》。
猜你喜欢

劳歌二首·其二

女萝依附松,终已冠高枝。

浮萍生托水,至死不枯萎。

伤哉抱关士,独无松与期。

月色似冬草,居身苦且危。

幽生重泉下,穷年冰与澌。

多谢负郭生,无所事六奇。

劳为社下宰,时无魏无知。

(0)

嘲吴群臣

凤皇来翔,骐驎吐哺。驴骡无知,伏食如故。

(0)

王叔明天香书屋图

颍川有高士,落落无常居。

不爱城市游,乃向岩壑庐。

开窗俯西野,纵目聊自娱。

青山望中来,白云与之俱。

森森芳桂林,濯濯朝雨馀。

良时会佳朋,尊酒散襟裾。

岂无荣宠念,穷达各有途。

山来不必麾,山去不必呼。

仙人王子蒙,挥洒作新图。

优游自成趣,奚必谷名愚。

(0)

海谷

归墟谷在渤海东,八纮之水注其中。

不盈不缩浩无际,吞吐日月含空濛。

灵鳌于此负山出,上有缥缈金银宫。

人间相去几万里,弱水满眼多回风。

琴高来时踏赤鲤,少君归去乘白鸿。

秦皇到老不得渡,嗟我欲往将焉从。

子房有孙海谷子,告我有路非难通。

只随云气相上下,与子共谒扶桑公。

(0)

归沐

弥旬出沐道山头,僦庑萧萧避世游。

枉是胸中存垒块,可能皮里有阳秋。

驾车款段惭乡品,托乘鸱夷笑客愁。

曲突不黔宾坐冷,时闻庭雀一啁啾。

(0)

羽林郎

昔有羽林郎,持戟出未央。

挥鞭过酒肆,招摇都市傍。

酒家女二八,颜色耀春芳。

黄金为条脱,白玉为耳珰。

越罗裁中裙,齐纨制下裳。

服饰既璀璨,膏沐尤馨香。

不意冶游子,停骖登我堂。

银鞍耀红日,韎韐何辉煌。

提壶索美酒,岸帻据胡床。

金刀脍鲜鲤,烈火炮羔羊。

酒尽出门去,婵媛结衷肠。

已去复再返,解赠紫罗囊。

君心一何苦,君情一何长。

妇人贵远别,持此非所当。

还君紫罗囊,妾非青楼倡。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