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炙儒先早,朱门授受亲。
去寻颜巷乐,归咏点雩春。
道妙穷精一,心传有省循。
乐天知命者,忧道不忧贫。
薰炙儒先早,朱门授受亲。
去寻颜巷乐,归咏点雩春。
道妙穷精一,心传有省循。
乐天知命者,忧道不忧贫。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元杰为悼念克斋陈先生所作,表达了对陈先生早年勤奋好学、儒家教育的敬仰,以及对他追求颜回般简朴生活和儒家仁德境界的赞美。"薰炙儒先早"描绘了陈先生年轻时就受到儒家经典的熏陶,"朱门授受亲"则体现了他在显赫家族中亲力亲为教授学问。"去寻颜巷乐"暗指陈先生向往颜回箪食瓢饮的生活,"归咏点雩春"则寓言他学成归来,以儒家教化为乐,如同春天的雩祭一般充满生机。
"道妙穷精一"赞扬陈先生对道的理解深入精微,达到了融会贯通的境地,"心传有省循"则强调他的智慧是通过内心体验和实践而传承的。最后两句"乐天知命者,忧道不忧贫",表达了对陈先生乐观面对命运,专注于追求真理而不为贫困所困的高尚品格的敬佩。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深情缅怀儒家学者的挽诗,展现了陈先生的人格魅力和学术追求。
云际孤帆卷。送将归、登山临水,离情难遣。
年少周郎江左去,望里寒林霜泫。
问底事、频劳双茧。
奕叶才名推绣虎,共秦淮春水无深浅。
逸兴到,剡藤展。风流顾曲亭边显。
是何年、看山读画,佳名题扁。
击筑燕台文酒伴,自愧淮南鸡犬。
骊驹唱、宁须求免。
归矣青溪三尺棹,坐六朝金粉翻前典。
江似练,为君剪。
记孤鸿飞坠冻云边,残腊尺书传。
笑工愁平子,闲情杜牧,梦笔江淹。
领取岁阑滋味,偎暖玉梅烟。
更羡秦楼侣,约比吟肩。
不信春回江国,又峭风卷雪,冷雨敲檐。
怅鳞笺难托,冰合一湖圆。
待检点、红情绿意,便凄凉、赋笔也慵拈。
空怀感、碧波香腻,早放游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