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馆羁身苦寂寥,西风庭树响萧萧。
秋钲廿五寒声碎,何处高楼起洞箫。
旅馆羁身苦寂寥,西风庭树响萧萧。
秋钲廿五寒声碎,何处高楼起洞箫。
这首清代诗人王芬的《旅夜》描绘了旅人独处旅馆的孤寂情境。首句“旅馆羁身苦寂寥”直接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内心感到孤独和落寞。接着,“西风庭树响萧萧”通过环境的刻画,以西风摇动庭中树木发出的凄凉声响,进一步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
“秋钲廿五寒声碎”一句,运用了秋夜的典型意象——秋钲(古代的一种乐器,类似铃铛),在寒冷的夜晚,它的声音破碎而零落,更增添了诗人内心的愁绪。最后,“何处高楼起洞箫”以疑问的方式,遥想远方高楼上传来的悠扬洞箫声,反衬出诗人身处低矮旅馆的孤独,以及对故乡或亲人的思念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旅人深夜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蕊仙群拥宸游,素肌似怯波心冷。
霜裳缟夜,冰壶凝露,红尘洗尽。
弄玉轻盈,飞琼绰约,淡妆临镜。
更多情、一片碧云不掩,笼娇面、回清影。
菱唱数声乍听。
载名娃、藕丝萦艇。
雪鸥沙鹭,夜来同梦,晓风吹醒。
酒晕全消,粉痕微渍,色明香莹。
问此花,盍贮瑶池,应未许、繁红并。
蜡痕初染仙茎露,新声又移凉影。
佩玉流空,绡衣翦雾,几度槐昏柳暝。
幽窗睡醒。
奈欲断还连,不堪重听。
怨结齐姬,故宫烟树翠阴冷。
当时旧情在否,晚妆清镜里,犹记娇鬓。
乱咽频惊,余悲渐杳,摇曳风枝未定。
秋期话尽。
又抱叶凄凄,暮寒山静。
付与孤蛩。
苦吟清夜永。
淡妆人更婵娟,晚奁净洗铅华腻。
冷冷月色,萧萧风,娇红敛避。
太液池空,霓裳舞倦,不堪重记。
叹冰魂犹在,翠舆难驻,玉簪为谁轻坠。
别有凌空一叶,泛清寒、素波千里。
珠房泪湿,明珰恨远,旧游梦里。
羽扇生秋,琼楼不夜,尚遗仙意。
奈香云易散,绡衣半脱,露凉如水。
渐沧浪、冻痕消尽。
琼丝初漾明镜。
鲛人夜翦龙髯滑,织就水晶帘冷。
凫叶净。
最好似、嫩荷半卷浮晴影。
玉流翠凝。
早枯豉融香,红盐和雪,醉齿嚼清莹。
功名梦,曾被秋风唤醒。
故人应动高兴。
悠然世味浑如水,千里旧怀谁省。
空对影。
奈回首、姑苏台畔愁波暝。
烟寒夜静。
但只有芳洲,苹花共老,何日泛归艇。
极目天如画。
水花中、涌出莲宫,翠楹碧瓦。
胜景中川金焦似,勒石□□□□。
尚隔浦、风烟不跨。
妖蜃自降真歇手,涨平沙、妙补乾坤罅。
双寺合,万僧夏。
东西塔影龙分挂。
夜无云、点点一天,星斗相射。
七十二滩声到海,括橹瓯帆上下。
泣不为、琵琶声哑。
故寝荒凉成一梦,问来鸥、去鹭无知者。
烟树湿,怒涛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