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葛洪丹井而寻唐顾逋翁读书台旧址》
《葛洪丹井而寻唐顾逋翁读书台旧址》全文
清 / 朱尔迈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阴阴涧底花,落落岭头柏。

苍苍云雾重,渺渺人家隔。

相传葛稚川,烧丹此中宅。

至今丹井间,红泉漱白石。

石上台何高,栖迟合骚客。

新藻洒芙蓉,英辞动金碧。

千载人读书,余也忝后席。

学仙仙未成,知音怀夙昔。

独自抱琴来,慨焉终日夕。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深邃的山林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的融合。诗人以“阴阴涧底花,落落岭头柏”开篇,运用对比手法,将涧底繁花的生机勃勃与岭头柏树的孤傲挺立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既生动又静谧的画面感。

接着,“苍苍云雾重,渺渺人家隔”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山林的深远与神秘,云雾缭绕,仿佛与世隔绝,隐含着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暗示了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超然。

“相传葛稚川,烧丹此中宅。至今丹井间,红泉漱白石”四句,引入了历史人物葛洪的故事,将现实与传说交织在一起,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深度。丹井、红泉、白石,这些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不仅体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寓意着修炼与智慧的光辉。

“石上台何高,栖迟合骚客”则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文人雅士的赞美。诗人想象在高高的石台上,文人骚客可以尽情挥洒才情,享受自然与文化的双重滋养。

“新藻洒芙蓉,英辞动金碧”两句,以“新藻”比喻新鲜的思想或才华,将其比作盛开的芙蓉,英明的言辞如同金碧辉煌的光芒,形象地描绘了知识与智慧的璀璨。

“千载人读书,余也忝后席”表明诗人虽非古人,却也心怀敬仰,渴望与先贤对话,通过阅读与思考,汲取前人的智慧。

“学仙仙未成,知音怀夙昔”表达了诗人追求精神境界的渴望,虽然未能成仙,但心中仍怀有对过去知音的怀念,体现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最后,“独自抱琴来,慨焉终日夕”以琴声作为情感的载体,表达了诗人独自一人在山水间徘徊,感慨万千直至夜幕降临的情景,既是对自然美景的沉醉,也是对内心世界深处情感的抒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历史故事的引用、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世界,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朱尔迈
朝代:清   字:人远   号:日观   籍贯:浙江海宁   生辰:1632—1693

朱嘉征子。诸生。有《平山堂集》
猜你喜欢

旅兴

身世苍茫里,烽烟已数千。

旅愁春候觉,归梦草堂前。

花径迷蝴蝶,家山映杜鹃。

枝头闻鸟语,犹自说燕然。

(0)

莫君楚生以吾家绣谷老人药园诗稿见示用族祖瓯亭翁于京师重获瓶花斋旧藏丁卯集得长律三首韵酬之·其一

副墨分贻秘笈中,寄庐还往近城东。

新知投分初倾盖,旧学传家愧绍弓。

异代星霜耆宿尽,名山风雨梦魂通。

倚花亭子联吟地,把卷低徊读未终。

(0)

秋兴

蒹葭露白蓼花红,市散溪桥立晚风。

蝙蝠堕檐疑病鸟,蜘蛛补网待秋虫。

古人骸骨千年至,造化炉锤万物铜。

佛笈仙经披览遍,两閒何地著虚空。

桑下分甘遍子孙,老翁性不耐愁烦。

高撑瘦骨巡檐鹤,牢锁秋心入笠豚。

箧笥之中纨扇弃,君亲而外布衣尊。

遥知边塞风尘静,天马西来贡大宛。

(0)

前芳草曲

碧纱如梦鹦声小,病起罗裙怯寒峭。

一面东风卷画帘,春愁满地谁能扫。

楚水吴山路几千,蘼芜深院夕阳天。

天涯何处无芳草,莫怪王孙著意怜。

(0)

漫兴

春秋无冰记冬月,地气从南又北行。

切莫天津桥上过,而今恐有杜鹃鸣。

(0)

莲丈以新作见赠步韵奉酬

徵图觅句续前盟,泥饮何须效步兵。

幸有藏书宜子弟,耻将行卷上公卿。

萧萧白发三千丈,落落青琴一再行。

世网同逃应自喜,顽空何事不平鸣。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