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月迢迢出暮山,素娥心事问应难。
世间最解悲圆缺,秪有方诸泪不乾。
璧月迢迢出暮山,素娥心事问应难。
世间最解悲圆缺,秪有方诸泪不乾。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邃的夜景,通过月亮与山川的互动,抒发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无法持久和人世间悲欢离合的感慨。璧月出现在暮色中,是对明月一词的精妙描绘,既有形象之美,又蕴含深意。
素娥心事问应难,诗人借用了古代神话中的月宫仙子素娥,表达了对她那份超凡脱俗的心事与情感的不易理解和共鸣。这里的“应难”二字,是对世间万象、人心复杂性的深刻领悟。
接下来的“世间最解悲圆缺”,则是诗人对于天体运行规律中那不断变化的月亮——由圆到缺,再由缺到圆,进行了哲理的思考和抒发。这种对自然现象的感悟,不仅表达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也反映了古人对于宇宙、生命和时间流逝的深刻认识。
最后,“秪有方诸泪不乾”,通过月亮下泪水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世间悲欢离合的无限哀愍。这里的“秪”字,意为流淌,而“方诸”则是普遍之意,“泪不乾”则是眼泪不断的意思。这一句通过极富表现力的词汇,传达了诗人对于世间万象、尤其是在美好事物面前的哀伤心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在表达深邃情感和哲理思考时,运用了一系列精妙的意象与比喻,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造诣,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生命、宇宙和自然规律的独特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