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病宫人》
《病宫人》全文
唐 / 张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佳人卧病动经秋,帘幕褴縿不挂钩。

四体强扶藤夹膝,双鬟慵插玉搔头。

花颜有幸君王问,药饵无徵待诏愁。

惆怅近来消瘦尽,泪珠时傍枕函流。

(0)
注释
佳人:美女。
卧病:生病卧床。
动经秋:持续整个秋天。
褴縿:破烂不堪。
四体:全身。
强扶:勉强支撑。
藤夹膝:用藤杖支撑膝盖。
慵插:懒于插戴。
玉搔头:玉制的簪子。
药饵:药物。
无徵:没有效果。
待诏:等待皇帝的诏令。
消瘦尽:极度消瘦。
泪珠:泪水。
傍枕函流:滑落枕边的函盒。
翻译
美人长久病着已过整个秋天,帘子破旧不再挂起。
虚弱的身体勉强靠藤杖支撑,双鬟懒散不再插上玉簪。
容貌娇艳有幸被君王询问,但药效未显让她等待诏书而忧虑。
近来内心充满惆怅,身体消瘦极了,泪水常常滑落在枕边的函盒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美丽的女性因病臥床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她因病弱的身体状态和内心的忧愁。诗人巧妙地运用了秋天作为背景,让人感受到一种萧瑟凄凉的情绪。

“佳人卧病动经秋”,开篇即设定了一个柔弱之人的形象,她因病而不能起床,整个人仿佛随着秋风的轻拂而摇曳。"帘幕褴縿不挂钩"则描绘了一种懒散、无力甚至是悲凉的情景,连最基本的家务都无法打理。

接下来的“四体强扶藤夹膝,双鬟慵插玉搔头”更深化了这种病态美人的形象。她的身体虚弱,以至于需要人帮她支撑,而那优雅的发饰也已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只是随意地挽着。

“花颜有幸君王问,药饵无徵待诏愁”一句,则透露出这位美人的身份可能不凡,她得到了上方的关心,但即便如此,病痛和忧虑依旧如影随形。药物也似乎已经失去了效果,让她陷入更深的烦恼之中。

最后,“惆怅近来消瘦尽,泪珠时傍枕函流”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位病中的美人的同情和哀愍。她的身体因为长期的疾病而日渐消瘦,而眼泪如溪流般不断地滴落在枕边,显示出她内心的痛苦与无助。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细节的精致描绘,展现了一个因病痛和孤独所带来的美丽而脆弱生命的哀艳之美。

作者介绍
张祜

张祜
朝代:唐   字:承吉   籍贯: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   生辰:hù)(约785年—849年?

张祜(约785年—849年?),字承吉,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人,诗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早年曾寓居姑苏。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人们认为这是诗谶。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猜你喜欢

和周明瞻秋香五首

月窟仙人冷淡妆,鹅黄衫子翠罗裳。
虽无妖艳夸尘俗,别是人家一种香。

(0)

和左达功春日见寄二首

良觌弥年阻,相思入梦迷。
性疏仍寡合,世乱且幽栖。
极目苍山北,伤心白水西。
书空愁坐处,还是暮云低。

(0)

九月二十六日同朝宗泽民游洞宫用刘使君韵二

云藏仙窟几何年,一旦来游岂偶然。
造物应怜林下客,故令一睹洞中天。

(0)

偶得数琉璃瓶置窗几间因取小鱼漾其中乃见其

方安林下乐樵渔,底事牵来剖竹符。
道院固知人少讼,丰年何幸俗多娱。
头随野鹤穿花径,静看游鱼戏玉壶。
却愧此身犹束缚,未能归去老江湖。

(0)

去春劝耕云际移植海棠曾留小诗今岁困于多事

去年劝相到云根,满树花光欲照人。
料得今年花更好,无端风雨阻行春。

(0)

送白酒白莲与钟统制钱广文因成二绝

白酒方浮玉,白莲仍可人。
赠君飞大白,聊作冷官春。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