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车晚过三归台,横山如带云如栽。
峛崺陵曲杂荒苔,阒寂碑文隐不釐。
高岗望望夕氲来,吊古悠然动徘徊。
当年图烈伊谁开,于今村落蔚麰麳。
区区齐地富强推,今古曷云难理财。
兴言神溯天下才,大夫已逝不复回。
犹忆堂阜曾为媒,得君行政何恢恢。
并肩召忽亦可哀,知我鲍叔安在哉。
驱车晚过三归台,横山如带云如栽。
峛崺陵曲杂荒苔,阒寂碑文隐不釐。
高岗望望夕氲来,吊古悠然动徘徊。
当年图烈伊谁开,于今村落蔚麰麳。
区区齐地富强推,今古曷云难理财。
兴言神溯天下才,大夫已逝不复回。
犹忆堂阜曾为媒,得君行政何恢恢。
并肩召忽亦可哀,知我鲍叔安在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傍晚驾车经过三归台时的所见所感,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追思。首句“驱车晚过三归台”,点明地点与时间,营造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接着,“横山如带云如栽”以比喻手法描绘山峦与云彩,展现出自然景色的壮丽与宁静。
“UILayout 曲杂荒苔,阒寂碑文隐不釐”两句,通过描述杂乱的荒草和难以辨识的碑文,营造出一种荒凉与寂静的氛围,暗示历史的沧桑与变迁。诗人站在高岗之上,眺望着夕阳的余晖,心中涌起对古人的怀念与感慨:“吊古悠然动徘徊”。
接下来,“当年图烈伊谁开,于今村落蔚麰麳”两句,诗人追溯历史,思考古代的繁荣与今日的景象,表达了对过去与现在之间难以捉摸的对比与反思。他提到“区区齐地富强推,今古曷云难理财”,既是对历史的感慨,也是对现实的忧虑,反映出诗人对于国家治理与财富分配问题的深思。
最后,“兴言神溯天下才,大夫已逝不复回”两句,诗人将思绪转向人才与政治,感叹古代贤臣的逝去,表达了对人才流失的惋惜与对当今社会人才匮乏的担忧。“犹忆堂阜曾为媒,得君行政何恢恢”回忆起过去的贤能之士,以及他们对国家治理的贡献。“并肩召忽亦可哀,知我鲍叔安在哉”则表达了对那些能够与贤臣并肩作战的智者,以及像鲍叔牙那样理解并支持贤才的伯乐的怀念与追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场景的描绘与对古人贤才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国家治理、人才价值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过去辉煌岁月的怀念与对现实问题的忧思。
行人折柳楚江头,帆去帆来几日休。
飞絮不知漂泊苦,展眉谁顾别离愁。
五株彭泽清风在,千里隋堤胜气浮。
莫惜一枝临水赠,使君将解济川舟。
昨夜除书下太清,一麾千里拥双旌。
漠符出守朱轓重,越邸怀章昼锦荣。
青琐窗深传夕拜,红莲幕下得时英。
稽山寻胜穷幽窈,禹穴采书极粹精。
贺老清虚陶内景,微之惠爱浃舆情。
舍人早促还朝计,旦暮追锋柄宰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