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林塘好卜邻,清江绕屋净无尘。
定巢新燕浑如客,汎渚轻鸥不避人。
杨柳作花香胜雪,鲈鱼上钓白于银。
春风无限沧浪意,欲向汀洲赋《采蘋》。
何处林塘好卜邻,清江绕屋净无尘。
定巢新燕浑如客,汎渚轻鸥不避人。
杨柳作花香胜雪,鲈鱼上钓白于银。
春风无限沧浪意,欲向汀洲赋《采蘋》。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渔庄景象。首句“何处林塘好卜邻”,以疑问的语气引出对美好居所的向往,仿佛在探寻一处远离尘嚣、环境清幽的所在。接着,“清江绕屋净无尘”一句,点明了此处的地理位置与环境特点——清江环绕,屋舍周围一片洁净,没有世俗的纷扰,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定巢新燕浑如客,汎渚轻鸥不避人”两句,通过燕子筑巢、鸥鸟泛水的生动场景,展现了渔庄生活的和谐与自然的亲密关系。燕子如同过客般自由自在地在屋檐下筑巢,鸥鸟则在水中悠闲地游弋,两者都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体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状态。
“杨柳作花香胜雪,鲈鱼上钓白于银”描绘了渔庄周围的自然风光与渔获的诱人景象。杨柳开花,香气扑鼻,仿佛比雪还要洁白;而钓起的鲈鱼,色泽鲜亮,如同白银一般耀眼。这两句不仅赞美了自然界的美丽,也暗示了渔庄生活富饶且充满乐趣。
最后,“春风无限沧浪意,欲向汀洲赋《采蘋》”表达了诗人对渔庄生活的深深喜爱与向往。春风中蕴含着无限的诗意,诗人仿佛想要沿着汀洲,吟唱关于采集蘋草的古老歌谣,进一步强调了对自然美景和渔庄生活的热爱与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渔庄环境、自然景观以及生活细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元末明初时期文人对于理想居所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