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十二弟韵》
《和十二弟韵》全文
宋 / 苏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三伏回头梦欲醒,五更风露月逾清。

病馀似鹤精神爽,老去如僧念虑轻。

边面只今多勇战,人间从昔少闲行。

何当封事天皇殿,乞借秋霖洗甲兵。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íèryùn
sòng / jiǒng

sānhuítóumèngxǐnggèngfēngyuèqīng

bìngjīngshénshuǎnglǎosēngniànqīng

biānmiànzhījīnduōyǒngzhànrénjiāncóngshǎoxiánxíng

dāngfēngshìtiānhuáng殿diànjièqiūlínjiǎbīng

注释
三伏:夏季最热的三个月。
梦欲醒:梦境即将消散。
五更:黎明前的时刻。
风露:清晨的凉风和露水。
月逾清:月光更加明亮。
病馀:病愈之后。
似鹤:像仙鹤一样。
精神爽:精神焕发。
老去:年老。
如僧:如同僧人。
念虑轻:心境淡泊。
边面:边境。
多勇战:频繁的战斗。
人间:世间。
少闲行:少有闲暇。
封事:密封的奏章,古代臣子上呈君王的秘密报告。
天皇殿:皇帝的宫殿。
乞借:请求借用。
秋霖:秋天的降雨。
洗甲兵:清洗兵器,象征和平。
翻译
三伏酷暑后的梦境似乎要醒来,五更时分的风露让月色更加清冷。
病后我像仙鹤般精神焕发,年老后心境如僧侣般淡泊宁静。
如今边境上常有英勇的战斗,自古以来人们少有悠闲的时光。
何时能向天子呈上奏章,祈求秋雨洗涤战争的尘埃与兵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酷热的夏季午后,回头间梦境即将破灭之际,感受着清晨五更时分的风和露水,以及月亮的明净。诗中“病馀似鹤精神爽”一句,通过比喻表达了尽管身体有疾,但心灵仍旧自由自在,如同鹤一般优雅而不染尘世。此外,“老去如僧念虑轻”则形象地展示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内心的负担越来越少,就像出家为僧的人那般超脱世俗。

接下来的“边面只今多勇战,人间从昔少闲行”表达了诗人对当前战事频仍、人生匆忙的感慨。最后,“何当封事天皇殿,乞借秋霖洗甲兵”则是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希望有一天能够结束战争,让雨水洗净战场上的铁血。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个人内心世界与外在自然环境的结合,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以及面对艰难人生时保持精神自由和超脱的心态。

作者介绍

苏泂
朝代:宋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猜你喜欢

梅·其七

占断江南第一春,偏同雪月斗精神。

东君曾许残花片,妆点寿阳宫里人。

(0)

客永定寺怀天竺

寂寞潮声入寺门,浦风吹落树头云。

几番忆著芗林石,昨夜孤猿梦里闻。

(0)

夜泊吴城

下缆吴城古树根,打头风紧欲黄昏。

雁声南去蒹葭响,灯火家家半掩门。

(0)

灵鹫池上

荷盖高低绿影凉,露珠忽自泻秋光。

旧曾棹过高林浦,雨湿胭脂柄柄香。

(0)

小游仙

青鸟衔书遍海涯,香风不返五云车。

可怜夜夜瑶池月,空照蟠桃一树花。

(0)

相士

鳞皴一块烂枯柴,几见春风长绿苔。

岂谓先生也相许,驴年决定放花开。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