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和鲁望四明山九题·其五鹿亭》
《奉和鲁望四明山九题·其五鹿亭》全文
唐 / 皮日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鹿群多此住,因构白云楣。

待侣傍花久,引麛穿竹迟。

经时掊玉涧,尽日嗅金芝。

为在石窗下,成仙自不知。

(0)
翻译
鹿群常在此居住,因此建起了白云般的门楣。
它们伴着花儿久久等待伴侣,引领幼鹿穿越竹林却显得缓慢。
长时间在清澈的溪涧边挖掘,整天都在嗅闻金色的灵芝。
它们就在这石窗之下,沉浸在修炼中,不知不觉已成仙道。
注释
鹿群:指鹿群居住的地方。
构:建造。
白云楣:形容门楣如白云般洁白。
侣:伴侣。
麛:小鹿。
穿:穿过。
掊:挖掘。
玉涧:清澈的溪涧。
金芝:象征珍贵的灵芝。
石窗:石制窗户。
成仙:修炼成仙。
自不知:不知不觉。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仙境图景,充满了超凡脱俗的意趣。首句“鹿群多此住”,表明鹿在这里栖息,环境优美而宁静。“因构白云楣”则是说鹿群停留之地,是由白云构成的界限,这里的“白云”既可能指自然景观,也象征着超脱尘世。

接着,“待侣傍花久”,鹿与仙侣相伴,徜徉在花间,时间悠长,显示了一个等待或者说是享受美好时光的场景。“引麛穿竹迟”中,“麛”是一种小型鹿类动物,它们在竹林中缓慢行走,给人一种静谧与安详的感觉。

“经时掊玉涧”,这里的“掊”是挖掘的意思,而“玉涧”则象征清澈见底的溪流。鹿群在这如同玉石般清澈的溪水中饮水,显示了一个纯净无暇的境界。“尽日嗅金芝”,鹿不仅饮用清泉,还以鼻嗅探“金芝”——传说中的仙草。这一系列动作都在强调鹿群生活在一个神话般美好的环境中。

最后,“为在石窗下,成仙自不知”,诗人表达了自己希望能像这些鹿一样,在自然的怀抱中长久居住,以至于不知不觉间也达到仙境。这一句既是对前文鹿生活状态的总结,也透露出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作者介绍
皮日休

皮日休
朝代:唐   字:袭美   生辰:867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猜你喜欢

百一诗·其九

百郡立中正,九州置都士。

州闾与郡县,希疏如马齿。

生不相识面,何缘别义理。

十室称忠信,观过必党里。

(0)

青青女萝草,上依高松枝。

幸蒙庇养恩,分惠不可赀。

风雨虽急疾,根株不倾移。

(0)

哭女成四律·其四

从此芳容隔,相寻梦里来。

心痴清夜至,肠断素车回。

徒说金环索,唯留宝箧开。

万年看恶变,百念尽成灰。

(0)

无题

疏枝梅影一窗低,金鸭烧残香篆迷。

遣我寒宵开砚匣,夜深随笔写无题。

(0)

惠山十六咏·其一黄公涧

步上龙山石径中,苍梧翠柏映晴空。

朝时且看黄公涧,转眼风光便不同。

(0)

春草

斜斜细路望难真,到处芊绵绿意匀。

耘去一犁烦野老,斗来三径簇宫嫔。

烟迷南浦寻芳蝶,雨醒西塘旧梦人。

识得春风吹不断,谁歌水调踏香尘。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