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断窗虚野马尘,幽花偏得佐诗人。
净浮素缬泥途远,艳破丹砂月露新。
宝灺坐残还独夜,接罹醉倒是同春。
知君秋兴从来逸,珍重江湖后乐身。
扫断窗虚野马尘,幽花偏得佐诗人。
净浮素缬泥途远,艳破丹砂月露新。
宝灺坐残还独夜,接罹醉倒是同春。
知君秋兴从来逸,珍重江湖后乐身。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菊花相伴的情景,充满了深邃的哲理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首联“扫断窗虚野马尘,幽花偏得佐诗人”以“扫断”、“野马尘”营造出一种清静、脱俗的氛围,而“幽花”与“佐诗人”则暗示了菊花的独特魅力与诗人的精神契合。这里,菊花不仅是自然界的美丽之物,更是诗人灵感的源泉。
颔联“净浮素缬泥途远,艳破丹砂月露新”进一步描绘了菊花的形态与气质。通过“净浮素缬”、“艳破丹砂”,诗人运用了对比手法,既展现了菊花在泥土中生长的坚韧,又突出了其在月光下绽放的鲜艳与纯净。这不仅赞美了菊花的外在美,更寓意着内在的高洁与不屈。
颈联“宝灺坐残还独夜,接罹醉倒是同春”则转入对时间与情感的思考。通过“宝灺”(灯烛)的“坐残”与“独夜”的对比,以及“接罹醉倒”的情景,诗人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生活态度的反思。这里,“同春”二字不仅指代春天的美好,也象征着诗人追求的内心平和与生活的乐趣。
尾联“知君秋兴从来逸,珍重江湖后乐身”是对友人黄衷的深情寄语。通过“秋兴”、“逸”、“江湖”、“乐身”等词,诗人表达了对黄衷独特情怀的理解与赞赏,同时也寄托了对友情、自由与生活乐趣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菊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时间、情感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明代诗歌中的佳作。
人人欢聚庆新阳,我独飞心恋北堂。
薄宦飘流成底事,数年牢落在他乡。
徒将远意凭归雁,不及诸兄捧寿觞。
何幸前春改官去,綵衣相逐戏亲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