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山诗追赋》
《金山诗追赋》全文
明 / 文徵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白发金山续旧游,依然绀宇压中流。

沙痕灭没潮侵磴,帆影参差日映楼。

江汉东西千古逝,乾坤高下一身浮。

谪仙故自多愁绪,更上留云望帝州。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文徵明所作,名为《金山诗追赋》。诗中描绘了诗人再次游览金山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金山的壮丽景色与历史沧桑。

首联“白发金山续旧游,依然绀宇压中流。”开篇即点明主题,诗人以“白发”自喻,表达了对金山的深情厚谊和对过往岁月的回忆。金山上的寺庙(绀宇)巍然屹立于江心,既显其雄伟壮观,也象征着历史的恒久不变。

颔联“沙痕灭没潮侵磴,帆影参差日映楼。”进一步描绘了金山的自然景观。潮水侵蚀着山石,沙滩痕迹逐渐消失;远处的船只在阳光下形成错落有致的影子,映照在楼阁之上,展现出一幅动态而富有层次的画面。

颈联“江汉东西千古逝,乾坤高下一身浮。”将视角从金山扩展到整个宇宙,江汉之水滚滚东流,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而天地间万物高低起伏,诗人自身仿佛随着这变化而飘浮不定,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宇宙广阔的认识。

尾联“谪仙故自多愁绪,更上留云望帝州。”以李白(谪仙)自比,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面对金山美景,谪仙般的诗人不禁生出许多愁绪,最后选择登高远望,寄托对远方帝州的思念。

整首诗通过对金山景色的描绘,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宇宙、生命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

作者介绍
文徵明

文徵明
朝代:明   字:徵明   籍贯:因先世衡山   生辰: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
猜你喜欢

庸庵尚书用瓯北先生韵重游泮宫诗徵和寄答四律·其三

四海人知花近楼,淞江一卧廿经秋。

梦争王室追寒日,老厌兵尘望故邱。

黉宇得无成鞠草,儒冠久不敌兜鍪。

卧碑童习犹能诵,谁识行藏有壮猷?

(0)

沧趣楼杂诗·其六

削竹为大榻,一僮负以趋。

行就绿阴息,临流看浴凫。

老牯浮鼻过,尔牧与之俱。

荷箠各得荫,谑笑缘茭芦。

吾亦忘其适,野风俄已晡。

水蛙杂梵鼓,起立还斯须。

(0)

答叶浩吾.六首·其一

急漏催残梦,深樽照短檠。

大惊来日换,渐慨故交情。

茕独无兄弟,艰危仗友生。

可怜沮与溺,无地得归耕。

(0)

飞红

青鸟能无信,黄骢自蹋春。

银栊温绣被,珠馆屑香尘。

低黛频羞镜,飞红欲坠人。

回头见华月,华月更鲜新。

(0)

梦登岳阳楼观湖中大雨作

天地忽异色,元阴合一湖。

迅雷翻地轴,高浪蹴天衢。

风雨作远止,鱼龙喘未苏。

但令膏泽遍,何敢怨泥涂。

(0)

礼斗

玉台拂拭理残妆,忍照菱花翠黛长。

夜静星坛私祝罢,一炉香引泪千行。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