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诸恶,细细詃贪嗔。若使如罗汉,即自绝嚣尘。
将刀且割无明暗,复用利剑断亲姻。
究竟涅盘非是远,寻思寂灭即为邻。
只是众生不牵致,所以沉沦罪业深。
努力努力遵三宝,何愁何虑不全身。
断诸恶,细细詃贪嗔。若使如罗汉,即自绝嚣尘。
将刀且割无明暗,复用利剑断亲姻。
究竟涅盘非是远,寻思寂灭即为邻。
只是众生不牵致,所以沉沦罪业深。
努力努力遵三宝,何愁何虑不全身。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王梵志的《回波乐》系列之一百一十首。王梵志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探讨了佛教中的修行与解脱之道。
诗中首先提到“断诸恶,细细詃贪嗔”,意指要斩断一切恶行,细微地消除贪念和嗔恨之心。接着,“若使如罗汉,即自绝嚣尘”表明,如果能像罗汉一样修行,就能远离世俗的烦恼和纷扰。
“将刀且割无明暗,复用利剑断亲姻”这两句,形象地表达了去除无知和黑暗,以及斩断与世间情感的联系,追求内心的清净与解脱。最后,“究竟涅盘非是远,寻思寂灭即为邻”指出,最终的解脱并非遥不可及,思考和实践寂灭之境,就能接近它。
“只是众生不牵致,所以沉沦罪业深”则揭示了众生因未能正确引导自己,导致深陷罪业之中。最后,“努力努力遵三宝,何愁何虑不全身”鼓励人们遵循佛法(三宝:佛、法、僧),努力修行,无需担忧无法实现身心的完整与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简洁的语言,传达了佛教中关于修行、解脱和超越世俗的理念,旨在引导读者反思自我,追求精神上的净化与自由。
平生施迂斋,剧谈高安郡。
山川固清远,得士且韵胜。
就中拔其尤,游子盖袖领。
长哦唱醉诗,使我醉复醒。
前年客游杭,冰雪滞归{左舟右定}。
相逢逆旅间,一笑交已定。
近闻寄书来,谆复问名姓。
如公真骐骥,顾我乃下乘。
岁晚傥不遗,庶几望三径。
晨起来为晚,所期安在哉。
如言屐上下,复道手敲推。
久立酴醾架,频怜玉雪堆。
睇瞻殊莫及,欹帻屡裴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