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其八十三》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其八十三》全文
宋 / 释宗杲   形式: 偈颂

见色明心事已差,闻声悟道更交加。

观音妙智慈悲力,荆棘林生优钵化。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大师释宗杲所作的《颂古一百二十一首》中的第八十三首。诗中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修行者的内心体验和对观音菩萨智慧与慈悲力量的崇敬。

"见色明心事已差",这里的“见色”指的是外在的物象或诱惑,而“明心”则是指洞察内心。诗人通过观察外在世界,意识到自己的心已经被外在事物所影响,偏离了原本的清净状态。

"闻声悟道更交加",进一步强调了听觉对于领悟佛法的重要性。声音可能来自师长的教诲,也可能来自内心的觉醒,诗人通过倾听,加深了对佛法道路的理解。

"观音妙智慈悲力",诗人直接赞美观音菩萨的智慧和慈悲,观音在佛教中被视为慈悲的象征,她的智慧能帮助众生解脱烦恼。

"荆棘林生优钵化",优钵是一种梵语,意为莲花,常用来比喻清净之地。诗人说即使在充满困难和挑战(如荆棘林)的环境中,观音的慈悲也能如同莲花般绽放,净化和转化困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个人修行的体验,表达了对观音菩萨智慧和慈悲力量的信仰,以及在修行路上寻求指引和净化的决心。

作者介绍

释宗杲
朝代:宋   字:昙晦   籍贯: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   生辰:1089~1163

释宗杲(1089~1163),字昙晦,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人,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猜你喜欢

寄南山景禅师

一度林前见远公,静闻真语世情空。

至今寂寞禅心在,任起桃花柳絮风。

(0)

旅次岳州呈徐员外

襄汉止薄游,登舟舍羸策。

浮名乃閒事,且作山水客。

远持屠龙伎,南访贾谊迹。

连岗黯云树,斜日半赤壁。

青水去悠悠,青山来历历。

囊无一金备,不省为计划。

村旗互誇酒,味薄升㪷窄。

提笔厌班超,把诗怜阮籍。

徐公岳阳守,遇我心的的。

湖鲜为我鲙,湖藻为我摘。

得吟多高楼,得语多末席。

平生负微志,不独诗酒溺。

终怀咸谷泥,定刻燕然石。

会公饶迎饯,微恳私已识。

逢时鲁连辈,一局如博奕。

忧来独求醉,兀兀临大泽。

屈原诚褊人,自死终何益。

南湖雪晴夜,星月林摵摵。

君山洞门叟,相语鹤两只。风松座翘?,向月吹玉笛。

笑命诗思苦,莫信狂李白。

于狂是空疏,于仙是遐谪。

寄言徐太守,人在无金液。

(0)

边太常贡

世士多戚促,器识寡萧散。

太常何瑰玮,坦然破崖岸。

祥烟拂瑶坛,瑞日转华观。

出入谐鹓鸾,颉颃在霄汉。

芳词洒清风,藻思兴文澜。

阳春诚独步,清庙独三叹。

金奏响不亏,玉树开逾灿。

闲居检遗篇,启箧得尔玩。

(0)

鹧鸪天·其十四不寐

老病那堪岁月侵。霎时光景值千金。

一生不负溪山债,百药难治书史淫。

随巧拙,任浮沈。人无同处面如心。

不妨旧事从头记,要写行藏入笑林。

(0)

雨夜宿净行院

芒鞋不踏利名场,一叶轻舟寄淼茫。

林下对床听夜雨,静无灯火照凄凉。

(0)

次韵参寥咏雪

朝来处处白毡铺,楼阁山川尽一如。

总是烂银并白玉,不知奇货有谁居。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