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漏迢迢春滟滟,草如柔罽花如焰。
白日红窗恨转多,个侬无计奈春何。
昼漏迢迢春滟滟,草如柔罽花如焰。
白日红窗恨转多,个侬无计奈春何。
这首明代杨慎的《乌栖曲(其二)》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昼漏迢迢春滟滟",通过"昼漏"(古代计时器)的滴水声和"春滟滟"的形容,展现出白天里春光的明媚与漫长。"草如柔罽花如焰",运用比喻,将草地比作柔软的毛毯,花朵比作熊熊燃烧的火焰,生动地刻画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然而,诗人的情感并不轻松。"白日红窗恨转多",在明亮的红窗下,主人公的愁绪随着春日时光的流逝而愈发浓厚。"个侬无计奈春何","个侬"即此人,表达了主人公对春天无法抵挡也无法逃避的无奈,透露出一种深深的感伤情绪。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春景为背景,借以抒发主人公内心的情感波澜,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个人内心的苦涩对比,具有鲜明的意境和情感深度。
飞雪没马,转沙场叠鼓,三年寒食。
闻道西州春漫漫,晓玉天香欹侧。
华屋金盘,哀弦清瑟,一曲春风坼。
酒乡堪老,紫云莫笑狂客。
我本方外闲身,西山爽气,未信兵尘逼。
拄杖敲门寻水竹,不问禅坊幽宅。
醉墨乌丝,新声翠袖,不可无吾一。
殷勤红扑,好留姚魏颜色。
碧轩清胜,俗物无由到。
沧江半壁山传照。
几窗黄菊媚,天北重阳早。
金靥小。
秋光秀色明霜晓。
手捻清香笑。
今古闲身少。
放醉眼,看云表。
渊明千载意,松偃斜川道。
谁会得,一樽唤取溪山老。
梅风味颇已动,感念节物,无以为怀,於是招二三会心者,载酒小集於禅坊。
而乐府有清音人雅善歌雨中花,坐客请赋此曲,以侑一觞。
情之所钟,故不能已,以卒章记重游退闲之乐,庶以自宽云忆昔东山,王谢感概,离情多在中年。
正赖哀弦清唱,陶写馀欢。
两晋名流谁有,半生老眼常寒。
梦回故国,酒前风味,一笑都还。
湖光玉骨,水秀山明,唤人妙思无边。
吾老矣、不堪冰雪,换此萧闲。
传语明年晓月,梅梢莫转银盘。
后期好在,黄柑紫蟹,劝我休官。
鸣涧壑。
时去中秋不数日,方遑遑於道路,宦游飘泊,节物如驰,此生*偶复呵铮*而所谓乐以酬身者乃如此,谋生之拙,可不哀邪。
幸终焉之有图,坐归欤之不早,慨焉兴感,无以为怀,因作长短句诗,极道萧闲退居之乐,歌以自宽,亦以自警,盖越调水龙吟也。
与我同志幸各赋一首*晚雨新晴,江月炯然,秋涛水村秋入江场,梦惊万壑松风冷。
中秋
半年无梦到春温。
可怜人。
几黄昏。
想见玉徽,风度更清新。
翠射娉婷云八尺,谁为写,五湖春。
好风归路软红尘。
暖冰魂。
缕金裙。
唤取一天,星月入金尊。
留取木樨花上露,挥醉墨,洒行云。
正用此意。
魏道明作注,义有不通,故表出之。
以上中州乐府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