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意略观便移步,几曾佳处镇徜徉。
山灵未免还予笑,如此寻春有底忙。
大意略观便移步,几曾佳处镇徜徉。
山灵未免还予笑,如此寻春有底忙。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所作,名为《即事》。诗中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蕴含着一种对忙碌生活的反思。
首句“大意略观便移步”,描绘了诗人初见美景时的反应,他只是粗略地看了一眼,就被吸引得立刻迈开脚步,想要更深入地探索。这表现了诗人对美的敏锐感知和对自然的强烈兴趣。
次句“几曾佳处镇徜徉”,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之情。他曾在那些美好的地方流连忘返,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这里的“镇徜徉”生动地展现了诗人沉浸于美景中的状态,仿佛时间在那一刻静止。
接下来,“山灵未免还予笑”,诗人以拟人化的手法,将山赋予了灵性,想象山灵对他这种频繁探访的行为感到好笑。这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自身行为的一种自嘲,暗示了诗人对生活节奏的反思。
最后一句“如此寻春有底忙”,则点明了诗人的内心感受。他在寻找春天的过程中,似乎有些忙碌,但这种忙碌并非毫无意义。它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在繁忙生活中寻找快乐和宁静的决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生活的反思,以及在忙碌中寻找乐趣的态度。
三年京洛。问消愁、惟有紫罗青玉。
不会意时思竟返,性是水禽山鹿。
赋愧安仁,悲衔阮籍,憔悴无如仆。
麻衣归里,怕看堂下慈竹。
感君问讯劳人,新词细字,泪眼昏残烛。
旧句已随秋叶散,两耳厌听琴筑。
白扇抄诗,红儿按谱,只恐添蛇足。
况须割衮,不堪缀此斜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