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赋得寒云轻重色送子恂入京》
《赋得寒云轻重色送子恂入京》全文
唐 / 钱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无限寒云色,苍茫浅更深。

从龙如有瑞,捧日不成阴。

积翠全低岭,虚明半出林。

帝乡遥在目,铁马又骎骎。

(0)
翻译
无边的寒云色彩深浅不一,显得广阔而迷茫。
如龙的祥瑞若隐若现,却无法遮挡阳光,使之变得阴暗。
山岭上积聚的翠绿几乎低垂,光线透过树林显得空旷而明亮。
遥远的天帝之城清晰可见,战马疾驰的声音又响了起来。
注释
寒云:寒冷的云层。
苍茫:广阔而迷茫。
从龙:象征吉祥的龙。
捧日:形容事物试图遮挡阳光。
积翠:层层叠叠的绿色。
虚明:光线明亮而空旷。
帝乡:指天帝居住的地方,常用来代指京城或仙境。
铁马:披甲的战马,象征战争或军事行动。
骎骎:形容马跑得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和深远的思念之情。开篇“无限寒云色,苍茫浅更深”两句,以宏伟的笔触勾勒出一派苍凉而又神秘的天气,寒云似无边际,色彩变化万千,从浅至深,给人以深邃莫测之感。

“从龙如有瑞,捧日不成阴”两句,通过“龙”的形象,传达了一种吉祥与强大的意象。龙在中国文化中是权力和好运的象征,它似乎要升腾而起,但即便如此,也只是“如”有瑞气,而并未真正形成遮日的阴霾,这或许暗示着一种虽有力量却仍需克制的美好愿望。

“积翠全低岭,虚明半出林”两句,则是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积翠”指的是层层叠叠的绿色山峦,这里的“翠”更深化了山岭的颜色,使人感受到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山岭低沉,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天气的“虚明”,意味着光线透过树林,照射在大地上的光影交错,形成了一种既空旷又不失温润的景象。

最后,“帝乡遥在目,铁马又骎骎”两句,则将视野拉远至遥不可及的地平线上。“帝乡”指的是京城所在地,这里用“遥在目”来表达一种心之所向的深情。而“铁马又骎骎”,则是对旅途中奔波劳顿的情形作画,铁马在这里不仅象征着速度和力量,也映射出诗人对于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表达了诗人对于远行者的一份深沉祝愿与不舍之情。

作者介绍
钱起

钱起
朝代:唐   字:仲文   籍贯:吴兴(今浙江湖州市)   生辰:722?—780年

钱起(722?—780年),字仲文,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猜你喜欢

清晓出郭迓客七里庄二首

却为迎宾得探春,白门官柳早尖新。
如何霜瓦才逢月,半作青瑶半作银。

(0)

清晓洪泽放闸四绝句

遮藏水面被残冰,流尽残冰水正明。
幸自奔流总驩喜,落洪须做不平声。

(0)

三月二十六殿试进士得罪集英殿门二首

九虎遮藏造化机,御题过午始闻知。
乾坤阖辟兼文武,云汉昭回具训词。
武帝上嘉真戏耳,放勋清问政如斯。
诸儒莫作公孙子,千载何曾遇圣时。

(0)

三月晦日游越王台二首

越王台上落花春,一掬山光两袖尘。
随分杯盘随处醉,自怜不及蹈青人。

(0)

三月一日过摩舍郡滩,阻雨泊清溪镇二首

过尽危滩百不堪,忽惊绝壁翠巉巉。
倒垂不死千年树,下拂奔流万丈潭。
隔岸数峰如笔格,倚天一色染春蓝。
真阳此去无多子,到日应逢三月三。

(0)

山居午睡起弄花三首

数片荷花漾水盆,忽然相聚忽然分。
从教压捺沉盆底,依旧浮来无水痕。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