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敬好客,高义薄秋旻。
前堂罗钟鼓,后厨击肥新。
千金一言寿,琐琐何足云。
中夜杀声起,鸟兽东西奔。
四顾皆荆棘,安见堂中宾。
竭力前卫营,乃是爨下人。
公子追自咎,气结不能陈。
恩施岂不广,各自顾其身。
平生国士言,是非难等伦。
公子敬好客,高义薄秋旻。
前堂罗钟鼓,后厨击肥新。
千金一言寿,琐琐何足云。
中夜杀声起,鸟兽东西奔。
四顾皆荆棘,安见堂中宾。
竭力前卫营,乃是爨下人。
公子追自咎,气结不能陈。
恩施岂不广,各自顾其身。
平生国士言,是非难等伦。
这首明代诗人王世贞的《杂诗九首(其七)》描绘了一幅宴饮场景与突变危机的对比画面。首句“公子敬好客”赞美主人的热情好客,接着“高义薄秋旻”形容其高尚情操如同秋天的天空般广阔。然而,宴会的奢华热闹与后文的紧张气氛形成鲜明反差:“前堂罗钟鼓,后厨击肥新”,展现了盛宴的丰盛。
然而,欢乐背后隐藏着危机:“千金一言寿,琐琐何足云”,暗示了宴会上可能存在的贿赂或不正当行为。突然,“中夜杀声起,鸟兽东西奔”,一场意外打破宁静,宾客们惊慌失措,四顾荒凉,昔日的繁华瞬间化为荆棘之地。
“竭力前卫营,乃是爨下人”揭示出在混乱中,那些曾经的座上宾竟成了保卫者的身份,而真正的危险可能来自内部。“公子追自咎,气结不能陈”表达了主人的懊悔和无从诉说的苦衷。最后两句“恩施岂不广,各自顾其身”揭示了人性的自私,即使主人恩惠丰厚,但在危难时刻,人们还是首先考虑自己的安危。
整首诗通过宴饮的兴衰变化,揭示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以及在关键时刻人们的真实面貌,具有深刻的道德警示意味。
老懒无拘检,一年身耐贫。
还思温岭去,别我苦吟人。
柳色行三月,雩风浴暮春。
旧时同学友,迎拜绿袍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