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跸喧黄道,乘舆降紫宸。
霜戈凝晓日,云管发阳春。
台古全疑汉,林馀半识秦。
宴酣诗布泽,节改令行仁。
昔恃山河险,今依道德淳。
多惭献嘉颂,空累属车尘。
清跸喧黄道,乘舆降紫宸。
霜戈凝晓日,云管发阳春。
台古全疑汉,林馀半识秦。
宴酣诗布泽,节改令行仁。
昔恃山河险,今依道德淳。
多惭献嘉颂,空累属车尘。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皇帝出行的盛况,充满了对君主及制度的颂扬。开篇“清跸喧黄道”表明皇帝的队伍在宽阔的道路上浩荡前进,声势宏大。紧接着,“乘舆降紫宸”则指出皇帝登上了高贵的宝座,即将进行重要的政务活动。
“霜戈凝晓日”和“云管发阳春”这两句诗描写了早晨天气清冷,霜冻未消,但随着太阳的升起,一切都在温暖中苏醒,这象征着皇帝的智慧与恩泽带来了新的生机。
接下来的“台古全疑汉”和“林馀半识秦”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理解,诗人似乎在强调当前的统治者继承并发扬光大了古代文明的成就。
“宴酣诗布泽”则展现了一场盛大的宴会,诗歌在这样的场合中被赋予新的生命,传达着君主的恩泽普及四方。而“节改令行仁”进一步强调了皇帝以德治国,以仁心待民。
最后,“昔恃山河险,今依道德淳”和“多惭献嘉颂,空累属车尘”则表达了诗人对当前政权的赞美,认为过去是依靠地理之險来巩固国家,现在则是通过道德来凝聚民心。同时,诗人也显得有些谦逊,觉得自己的赞誉不足以表达皇帝的伟大,只能随着车队的尘土而已。
总体来说,这首诗是一篇颂歌,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同时也是对当时政治环境的一种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