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日暖燕初飞,蓟北轻寒雁度迟。
堤柳渐舒冬后叶,岭梅新寄陇头枝。
手披瑶简悲还喜,梦对华裾信转疑。
云树苍苍千万里,鹤桥风物倍相思。
江南日暖燕初飞,蓟北轻寒雁度迟。
堤柳渐舒冬后叶,岭梅新寄陇头枝。
手披瑶简悲还喜,梦对华裾信转疑。
云树苍苍千万里,鹤桥风物倍相思。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与蓟北两地的季节变换与自然景观,以及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联“江南日暖燕初飞,蓟北轻寒雁度迟”对比了南北方的气候差异,燕子在温暖的江南早早地开始飞翔,而大雁则在寒冷的蓟北地区缓缓迁徙,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季节更替的景象。
颔联“堤柳渐舒冬后叶,岭梅新寄陇头枝”进一步描绘了冬去春来,柳树逐渐抽出嫩叶,岭上的梅花也重新绽放,象征着生机与希望。同时,“陇头枝”这一细节,暗示了诗人与远方友人之间的联系,通过梅花的寄送,传递了彼此的思念与关怀。
颈联“手披瑶简悲还喜,梦对华裾信转疑”表达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他手持珍贵的瑶简(可能象征着书信或珍贵的物品),在悲喜交加中思考,既为远方友人的消息感到欣喜,又因无法亲自相见而感到悲伤。同时,梦境中的华裾(华丽的衣裳)代表了对友人的思念,但又因现实的阻隔而产生怀疑和不确定。
尾联“云树苍苍千万里,鹤桥风物倍相思”以广阔的视角收束全诗,云雾缭绕的山林与遥远的距离,象征着诗人与友人之间不可逾越的空间障碍。鹤桥(可能是指连接两地的桥梁或心灵的桥梁)则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即使相隔千万里,这份情感却更加深厚。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隆中躬耕归,抱膝咏梁父。
谁称此卧龙,名字震东土。
平生惟老庞,忘言各心许。
相从亦何为,誓不入州府。
敲门刘豫州,见我欲安语。
三来信勤恳,定非曹袁侣。
社稷高帝孙,此公更儒苦。
不辞为君起,死生不相负。
呜呼豪杰士,所重在出处。
人言汉丞相,阿衡师尚父。
纶巾拜遗像,英气凛千古。
当时实少年,缠二十四五。
风云有进会,人物难浪与。
诸贤诚慷慨,毋劳自夸诩。
白莲远公社,不能致渊明。
雷峰峰下庵,乃复浪此名。
野客当暑来,喜甚荷风生。
柳渚睇窈窕,竹房步纡萦。
西轩正虚寂,一镜湖光平。
小饮试谈噱,高吟发幽清。
两士幕府彦,主人芸阁英。
我虽漫浪者,颇复同胜情。
六合自今古,百年各经营。
悠然一笑粲,急雨催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