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墅松风最可怜,小池片石任高眠。
灵山倒接青棠影,丹荔平烧绿野烟。
棹转湖心波滟滟,鱼游浦面叶田田。
倏逢仙子霞墩上,喜过洪厓左拍肩。
荷墅松风最可怜,小池片石任高眠。
灵山倒接青棠影,丹荔平烧绿野烟。
棹转湖心波滟滟,鱼游浦面叶田田。
倏逢仙子霞墩上,喜过洪厓左拍肩。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荔枝园景。首句“荷墅松风最可怜”,以“可怜”二字,表达了诗人对荷塘与松林间微风的特别喜爱之情,营造出一种清幽雅致的氛围。接着,“小池片石任高眠”一句,通过“任高眠”三字,生动地展现了池边片石上悠闲自得的场景,仿佛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
“灵山倒接青棠影,丹荔平烧绿野烟”两句,运用了巧妙的对比与映衬手法,将灵山的青翠与荔枝的红艳、绿野的烟雾交织在一起,不仅色彩鲜明,而且意境深远,展现出一幅充满生命力的画面。接下来,“棹转湖心波滟滟,鱼游浦面叶田田”两句,通过动态的描绘,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湖面上波光粼粼,鱼儿在水草间穿梭,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跃然纸上。
最后,“倏逢仙子霞墩上,喜过洪厓左拍肩”两句,以浪漫的想象收尾,似乎诗人偶遇仙人,共享这份自然之美,表达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愉悦和满足。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的荔枝园世界,既展现了自然之美的静谧与活力,又融入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体验,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少年怀橘献慈亲,今见黄柑泪满巾。
同舍故人堂有母,可能罗帕不分珍。
桃李未吐梅英空,杏花嫣然作小红。
孤城绝塞也不恶,一株绰有仙家风。
高枝半出脩竹外,醉脸略与江梅同。
夔州花木不多有,封殖嘉树知谁功。
春光忽到刺史宅,天气正在中和中。
不同浪蕊落瘴雾,自有甘露滋芳丛。
我来岁律惊两换,归兴遥指吴江枫。
曲江往事何足梦,愿为老圃安吾穷。
明年花开我何处,小园数亩箫台东。
苍苍烟雨记巫峡,酣酣诗句吟梅翁。
时哉腊后立春前,散作人间大有年。
会合风云洒天外,不须只在蜀山川。